近年来,潍坊市寒亭区教体局以“研训教一体化”路径创新为出发点,打破传统培训模式,打通内外资源路径,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积极探索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队伍。
铸就师魂,把牢师德师风关口
寒亭区在入口关严抓师德师风建设,把好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关口。区政府每年拨付100万元专款,分学段、分学科对全区教师进行师德师风等专题培训,先后启动“示范引领”“规范践行”“警示宣教”三大师德师风工程。“示范引领”深入挖掘宣传各类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讲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故事,打造优秀教师典型案例集群。“规范践行”将师德师风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日常培训必修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涵养活动,开设师德师风网络专题培训课程。“警示宣教”则梳理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反面警示案例清单,定期开展师德警示教育,建立违规教师处理结果记录和信息共享制度。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顶层设计,建立培训运行机制
开展以“区域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的教师“深度学习”系统培训,区教体局成立“深度学习”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做好顶层设计,“一把手”亲自挂帅,由教研室、成教中心统筹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考核细则,对各单位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考评。各学校校长是学校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结合学校实际,以破解现有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研究制订适合本校实际、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的具体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推动教师培训落实落地。为期3年的“深度学习”项目,通过引导性、参与性、实践性的培训,教师获得“学教翻转”和“学习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把握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内涵与现实特征,理解实现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生态、教师生态、学校生态及地区教育生态建设的问题、成因与变革逻辑,具备创造高品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持续热情,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真实的学习能力。
完善体系,聚焦核心培训内容
寒亭区加强培训需求诊断,研制教师培训课程指南,优化培训课程结构。构建起既能引领区域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又能精准针对教师实际需求,与分层、分类、分科培训体系相适应的区级培训课程体系和校本研修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资源建设和研发实施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以寒亭区骨干教师、教科院学科教研员为主要力量,采用自主研发、联手开发、购买引进等方法,广泛吸收整合区级培训机构、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和社会优质培训资源,关注新课程新教材,注重实践性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加强科研成果向师训课程的转化,建设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智慧提升的培训课程资源库,满足区域培训需求。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教师课堂教学所需的能力素养进行设计,包括师德素养、知识技能、实践体验和自主研修四大模块内容。重点提升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薄弱处的7项能力,即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辅导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结合新课程新教材的学科教学能力、作业设计与命题能力、实验教学能力、跨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将专项能力的提升与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科教研课程、区域重大培训项目紧密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
分层分类,满足不同培训需求
寒亭区实行分层次培养模式,对全区中小学校长园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农村中小学等不同层次的教师,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讲授与分类研讨相结合等方式,做到因人、因岗、因需施训。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先后多次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业务校长赴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开展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开阔校长视野,提升办学水平。组织开展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成果展示和“未来教育家”治校方略路演活动,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推选出一批优秀校长,参加全市百名优秀校长事迹展播。目前,已连续组织7届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成果展示和“未来教育家”治校方略路演活动,4名校长获评首批潍坊市校长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同时,寒亭区不断充实培训专家库,积极加强与国内知名教育专家的沟通联系与交流,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担任培训专家,让教师接受教育最前沿理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依托全区21个名师领航工作室,充分发挥区域内骨干教师专业优势,分学段按学科面向全区精心挑选区级以上优秀骨干教师作为“导师”,与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跨校结对,通过“集中讲解+分类施教”“拜师学艺+跟岗锻炼”等方式,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进行传帮带,引导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对标优秀教师,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要求,避免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促进青年教师实现高质量专业成长。
(来源:潍坊寒亭区教育和体育局)
作者:刘胜强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山东女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立足山东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学校满足妇女儿童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定位,本着“以赛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