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相继实施,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政策密集出台,高等教育发展迎来重大机遇,高校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应用研究型大学路在何方?作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科技大学坚持目标引领,提出实施“十大工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这“十大工程”是:实施“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学科筑峰工程”,建设一流特色学科;实施“一流人才强校工程”,改善队伍结构,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双服务提质工程”,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实施“国际化提升工程”,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施“管理创新工程”,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治理水平;实施“一流设施建设计划”,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办学效益。
记者日前走进山东科技大学,以“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为题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罗公利、校长姚庆国。他们表示,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山东科技大学未来发展的愿景。
特色就是竞争力
记者:山东科技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十分重要,请问学校如何走特色发展之路?
罗公利:进入新时代,随着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厘清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以办学定位引领学科专业布局和院系调整,以人才培养定位统筹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优化配置。
强化行业特色。
突出矿业特色,在采矿、安全、地质、测绘等领域巩固优势地位;在煤炭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无人化开采、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等领域主动作为,超前布局,抢占高地。推动办学优势从煤炭行业向非煤矿业拓展,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开采、地下水资源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进军。近年来,我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49项、省部级项目96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2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62项。学校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厚植区域特色。
对接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重组或新建一批对接十强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培育以海洋工程为代表的区域特色,并在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打造新优势,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合理布局、深度结合、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我们精准发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铝离子电池、耐磨蚀材料、海洋测绘、地下空间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突出特色,积极作为,已直接和间接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实施“学科筑峰工程”
记者: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学科布局上是如何考虑的?
罗公利:我们坚持强基筑峰,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巩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实施“学科筑峰工程”,建设一流特色学科。
首先是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坚持“服务需求、以调促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办学特色。建立健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学科体系,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融通、理工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其次是加快建设一流学科。落实“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建立完善绩效管理、滚动发展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制定《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矿业工程、安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和学科群,努力打造“高原”学科群和“高峰”学科,建成国内一流学科、培育国际一流学科,带动全校学科整体水平提升。
再次是积极拓展新兴学科。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工科优势,积极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深化科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合作建设“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发展海洋学科,服务海洋兴鲁战略;办好“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和专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新兴学科。加强学科融合,建立跨院系的学科建设协调机制,促进理、工、文、法、管理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支撑,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鼓励和支持教师打破学科壁垒,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实现信息开放共享,产出创新性科研成果。
实施“一流本科固本工程”
记者: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这方面学校是如何考虑的?
罗公利:总的来说,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施“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庆国校长可以从教育教学方面介绍一下。
姚庆国:首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矿业主体专业组建精英班,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面向新工科组建卓越班,实施“卓越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基础学科组建拔尖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计划”。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以学期为单位的毕业审核、学位授予等制度。健全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实现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学分认定。改革主辅修制度,扩大学生选择辅修专业的自主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强化过程考核。深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全过程、三层次、七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大力实施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竞赛管理体系。
其次,加强教学建设与管理。建立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争取创建省部级以上一流专业10~20个,对接“十强”产业优势特色专业(群)5~10个,打造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10~15个。加强课程建设,努力构建由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课、慕课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力争建成省级以上精品课程30~5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15门。构建国家、省(部)、校三级教材体系,力争获批省级优秀教材15~30部。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工程实训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力争建成省部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20~25个。建设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标准。健全完善教学工作的评价、监督机制和“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和宏观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制度,实现评价、监督、管理、服务等协调联动。对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重大项目,力争建成国家级教育基地、产业学院等平台5~10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0~40项。
第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素质教育,打造思政、人文、美育、体育等学生素质教育公共平台。加强历史、哲学、法学等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美育素质;广泛开展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责任意识。
实施“一流人才强校工程”
记者: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人才是战略性资源,高校之间围绕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将采取哪些措施?
罗公利:目前,我校有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7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千人计划”人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1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人才优势还将进一步集聚。我们放眼寰宇,万里揽才,实施“一流人才强校工程”,增加教师数量,改善队伍结构。实施“山海英才计划”,建立国内外引才工作站,加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的引进与培养,大力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一流水平的知名学者。实施“院士培育计划”,培育1~2名院士有效候选人。实施“双百引智计划”,5年内引进海外高水平大学博士不少于200名,引进具有工程和实践背景博士不少于200名。注重改善师资学缘结构,不断提高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海外经历、工程和实践背景人员所占比重。积极选聘产业教授,吸纳企业人才为我所用。实施“精英计划”,每年遴选50名左右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的高素质青年后备人才,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省部级以上人才(团队)不少于20人(个)。大力推动青年教师赴海外访学、赴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姚庆国:另一方面,就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规范机构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明确任务目标,健全考核制度,建立完善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建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向业绩突出单位、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作者:本刊记者 韩普生 本刊通讯员 秦晓钟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