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讲出育人“大学问”
发布时间:2020-02-06 15:5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刘近萍 A+A-
-分享-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气的景色?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语文课上,“小先生”孙芳以《枫桥夜泊》为切入点,与同学们穿越时空,感受唐诗的魅力。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复习分数运算。请大家看这道题,如果直接通分计算,是最好的方法吗?”站在讲台上的是“小先生”李静。

英语课上,围绕“Welcome to Zao Zhuang”(欢迎来枣庄)的主题, “小先生”赵娜的课堂设计别具一格:她在一张可粘贴的磁性板书上,以4个方位分别标出薛城、峄城、台儿庄、滕州4个地标,清晰又好记,让同学们过目不忘。

在滕州市滨湖镇奎子小学,“小先生”制成为学校“自我管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小先生”制的课堂改革卓有成效。教师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充满了信心。

说起“小先生”,我不禁想起了前年的一幕。家长会上,我以5块橡皮为例,帮助家长认识自己的孩子:第一块光滑完整的橡皮,一看就是孩子上课不开小差,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第二块橡皮上有一个小洞,孩子偶尔感到无聊,会开一次小差;第三块橡皮上坑坑洼洼,说明孩子经常走神,容易分心;第四块橡皮上满目疮痍,说明孩子整节课都没有好好听讲;第五块橡皮,干脆在一堂课后消失不见了……每名学生身上都有两颗“种子”:主动性和自制力。这两颗“种子”都得到饱满、和谐的发展,就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课堂上,我认为,面向心智,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争做“小先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所带的班级几乎每堂课都有“小先生”登台讲课。每天晚上,我会给出三五道题目,按照学号,请学生回家准备,第二天上讲台来讲。全班40多名学生,每名学生每周都要当一次“小先生”。比如,在学习分数运算时,如何运用巧算减少计算量,怎样使用分配率化繁为简。同样的题目,“小先生”们给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思路清晰,语言通顺流畅。我忍不住为“小先生”们鼓掌。

从最初的“我讲你听”到“学生讲我来听”,从“好学生讲”到如今“人人讲”,“小先生”在课堂上讲出的“道道”越来越多。起初,我请成绩好的学生讲,可效果并不好:优秀的学生思路越来越清晰,基础薄弱的学生越来越不敢开口。为此,我布置的“小先生”作业由学生自己“抓阄”。这样一来,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便拿到难题也不胆怯,愿意提前请教,也能自信满满地站在讲台上。台上的“小先生”和学生,在角色互换中不断成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与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回想当“小先生”的过程,我班学生钱丽在《教学日记》中这样写道:“第一天,我早早起床,既兴奋又有些紧张,真想马上见到我的‘学生们’。上课了,教室里坐满了学生,我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课堂上,我清唱了一首英文歌曲,跟同学们分享我的学习体会。不知不觉中,我喜欢上了‘小先生’的工作。”

教学相长,“小先生”改变了课堂的教授方式,也讲出了核心素养提升的“大道理”。

(作者单位:滕州市滨湖镇奎子小学)

作者:刘近萍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