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四条渠道
发布时间:2020-06-30 11:0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婷婷 A+A-
-分享-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因此,要想搞好幼教工作,教师必须与家长加强沟通。具体的沟通渠道有下面4条。

一是赞美。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并从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当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教师要热情接待他们。哪怕是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也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敬业。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幼儿。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幼儿成长。即使教师只对幼儿说一句表扬的话,家长也会感到万分高兴。当教师在家长的心中留下好印象以后,教师再委婉地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家长就容易接受了。这样一来,家园沟通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尊重。幼儿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性格千差万别,素质高低不同。无论面对哪一位家长,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并把尊重其人格放在第一位,主动地与他们携起手来,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例如,幼儿园可以设立“轮流接待家长日”,让教师们都能有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在家园沟通过程中,教师尽量以朋友的口吻与家长说话,详细地介绍孩子的在园表现、近期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这样就让家长感受到友谊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另外,当幼儿惹是生非时,教师千万不能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幼儿。

三是换位思考。如今,幼儿教师队伍实现了年轻化,很多教师没有做父母的体验,以致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遇到障碍。鉴于此,教师要了解为人父母者的角色,并以此体会幼儿家长的心情。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幼儿经常与小伙伴儿发生碰撞,有的甚至造成身体受伤。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一时间和幼儿家长取得联系,并立即进行交流、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这里,换位思考很重要。教师要站在幼儿父母的位置上想一想:如果受伤的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会不会心疼呢?这样一来,教师自然就会将心比心,理解家长的气愤和不满。

四是启发引导。许多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因此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鉴于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例如,笔者曾遇到过一位家长诉苦:“孩子每天早上只吃面条,不吃其他饭菜,我怎么说都没用。”我先告诉这位家长:“这样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使他养成偏食的毛病。”然后,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园早点的营养配置,并让家长知道孩子与其他幼儿一起进餐能够加强其集体意识。最后,提出建议:“你可以用浅显的语言把均衡饮食的好处讲给孩子听。”在我的启发下,这位家长习得了丰富的育儿知识,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作者单位:滕州市东沙河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王婷婷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