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圣功也
发布时间:2020-09-16 09:27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饶迎 A+A-
-分享-

背景链接:2020年9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确立了标准。在论及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时,总书记引用了《易经》中的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出自《周易·蒙卦》的《彖传》。蒙卦是《易经》第四卦,处在乾卦、坤卦和屯卦之后。秉“天地之大德而生”的万物初生之时,正是“天造草昧”之际,为了让“刚柔始交而难生”的万物顺利成长,则需“蒙”。为说明“蒙”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当务之急的重要性,解释卦辞的《彖传》说了这句话,意思是对于童蒙内心固有的淳朴心性,予以正确启蒙,培养其走上正道,这是神圣而重要的事业。

儿童的心性如一面明镜,物欲未染,纯净无垢;儿童的心智却是蒙昧懵懂,一片混沌。孔子云:“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难以动摇,因此要及时把握时机灌输正确的道理,这样才能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有望成为有益社会的人才,否则枝条蔓生,难成直树。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然一句“金不换”,可见反省之稀缺、过程之艰辛、成效之难得。

中国有重视教育的悠久传统,家塾党庠遍布阡陌。现在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弟子规”,莫不是以往儿童教育的典范教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是怎样宏大而壮阔的世界?在这样的熏陶中,又如何会被蝇头苟利牵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大行大礼,细谨小让,莫不该备。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从洒扫应对、言行举止的规范养成,到伦理道德知识的灌输,再到文史常识、书法绘画、吟诗作文的教育,循序渐进,莫不为了培养正道而能直行、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英才。无怪乎周敦颐要提出“学为圣人”这样令人高山仰止的为学标准了。

中国人向来有着强烈的圣人情结。餐风饮露的藐姑射山神人虽然叫人羡慕,但志向远大、理想坚定、道德高尚、学识丰赡,具有强烈淑世情怀的“完人”人格却得到了敬仰与推崇。如果一个人不但完善自我,还能化民成俗,则更能优入圣域了。从这一角度看,历史上有无数树丰功伟业的仁人志士,唯孔子被人顶礼膜拜,被尊为“至圣先师”,便不难理解了。

“蒙以养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实在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饶迎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