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为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山东科技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发挥行业特色和工科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
一、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建立健全产教融合育人平台
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优化学科专业平台。强基筑峰内涵发展,组建能源学科群、人工智能学科群、先进制造学科群,强化优势特色;增设涉海学科,培育新的区域特色。
二是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经略海洋战略,学校与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吸纳社会资源共同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三是立足地方区域发展,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综合投入4.5亿元,共建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设有35亩的专用测试场和3.5万平方米研发大楼;项目研发中,40%成员是研究生、80%关键问题由研究生参与解决。学校先后与中煤科工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青岛港等120余家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现有联合培养研究生800余人。
二、深入实施双导师制,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
积极构建“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任兼职导师400余人,打造高校学者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队伍。
一是根据导师特长,实施“内外”分类指导。校内导师侧重德育与课程学习,校外导师侧重学生创新实践。
二是校企协同打造育人新模式。通过“引企入教”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打造精品课程,“订单式”“项目制”培养企业急需创新人才,近年60%
以上研究生在行业企业就业。三是围绕技术创新,构建师生联合科研模式。自动化学院每年单列60名联合培养计划,校内导师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导师,开展科研合作攻关,提高学生和教师创新能力;海洋学院借助产教融合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研究,联合承担了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研制”重大项目。
三、突出生产实践导向,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通过每年举办300余期企业家报告或论坛、研究生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将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传递给学生,在产教融合中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上述产教融合系列措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每年在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1400余项。涌现出大量先进典型,如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崔蓝月,与企业联合攻关提出镁合金表面改性新方法,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与兖矿集团、尤洛卡公司等共同完成的“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有10余名研究生参与研究,解决了我国矿井水害防治技术更新换代关键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培养更多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山东科技大学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