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身体健康,事关亿万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莒县教体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的监管,着力消除人为饮食安全隐患,为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是健全配送体系,保障源头安全。不断完善食品原料采购制度,加强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从2018年开始将米面、肉类、食用油、蔬菜等五大类食材实施公开招标,把29家有食品流通许可或食品经营许可、有配送能力、信誉良好的企业纳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材配送体系,切实把牢食材入库关口,健全完善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验收、台帐登记等各项制度,落实专人进行记录造册,确实食材来源可追溯率达100%。
二是明确经营主体,把好经营准入关。莒县教体局制定了相关文件和规定,明确了学校经营管理模式,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原则,学校食堂自主经营,实行成本核算。
三是狠抓日常食品安全管理,把好安全卫生关。各学校、幼儿园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集中用餐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强化学校食堂安全保卫。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要持健康证明上岗,确保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主要从业人员培训率达100%。规范食堂陪餐工作制度。
四是规范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学校显著位置张贴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每周食谱等信息。建立健全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准确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是强化责任和民主监管,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各学校都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学校法人负责制。积极发挥家委会监管作用,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餐饮服务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以适当方式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拓宽并畅通学生和家长食品安全投诉渠道,完善投诉流程。建立了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有学校班子成员、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用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大部分学校食堂做到了“明厨亮灶”,通过视频监控、透明橱窗等公开食品加工过程,接受师生、家长监督。
编辑:冀春鑫
“那时候啊,我们饿着肚子也能打胜仗,靠的就是不怕死和坚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信念!”近日,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部分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