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启迪孩子的心灵
发布时间:2020-11-09 14:4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季运武 付光明 宫云燕 A+A-
-分享-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王小是四年级的一名男生,来自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后,我发现,王小的各科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上课也不用心,一受到批评便逃学。他会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说话,砸东西,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问题学生”。

经过家访我得知,王小的父亲是二婚,性情粗暴,经常家暴,平常吃喝嫖赌,无所事事。王小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可是,他的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王小所有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以致王小养成了既胆小怕事又固执的性格。两年前,父母离了婚,王小受到很大打击。由于他的母亲经常在他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他的心理更加脆弱,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就干脆破罐子破摔,采取消极态度。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王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心理上受到困扰。家庭的变故使他失去了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的消极心理。如果家长和教师不闻不问,甚至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反而会加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主动与王小接近,缩短心理距离,用爱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我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不再那么呆板,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激励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一次,在课堂上,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时,我竟然发现王小露出一点笑意。于是,我抓住时机提问他。一开始,他涨红了脸,回答得结结巴巴。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结果,他接下来讲得流利多了,赢得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的笑容。

此后,我多次创造机会,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有人说:“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融化每一块寒冰。”此言不虚。我祝愿,每位教师和家长不仅有爱心,而且善于点燃、打开和倾洒。

作者:季运武 付光明 宫云燕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