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四餐”——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发布时间:2020-11-17 10:5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领第 A+A-
-分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当作重要任务和显著特色纳入顶层设计,高考语文试卷也是基于学生具有海量阅读和具备较高阅读能力的背景而命制的。但全日制模式下的高中学生几乎挤不出时间来读书,所以,“真实学情下如何阅读”才是值得下大力气研究的课题。

开学伊始,我提出了课外阅读的“一日四餐”概念,即一日三餐再加上读书这一餐。我提议学生每日读书至少20分钟。读书作为一项作业,由课代表每天写在黑板上进行温馨提示。

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廓清以下几种认识:每日读书不在多少,养成习惯最重要;力求“最大化”,而非“最理想化”;相信“总有种子回报春雨”。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虽然高中生已经有了10余年的读书经历,也有一定的选书眼光和阅读经验,但读书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对此,我又给予以下指导。

读书随时随地可以发生。读书所需条件极为简单:一本书、一支笔即可,对时间、地点、场合都没有特殊要求。古人读书讲“三上”:枕上,马上,厕上。我告诉学生,准备多本书,床头上、书桌上、私家车里……触手可及处皆有书,为自己读书提供方便。

读书留痕——教给学生简便可行的勾画方法。书最好是自己的,便于涂鸦和勾画。最简单的方法是勾出下划线,用各种符号标记;其次是做简单的旁批,甚至仅写下几个关键词,以示提醒。如果事后要写读书笔记,读的时候就要着眼是摘抄、评析、感想、批判,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比如,高一上学期的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阅读目的是后两者;读的同时,学生要为做思维导图、结构图、知识树做好准备。

精略结合——精读练定力,略读增视野。俞敏洪在《行走的人生》一书里说,他一年能读200多本书,基本方法就是精读、略读相结合。精读保证质量,练的是定力和静气;略读是浏览,目的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考试用书、写作参考用书、对文字理解有难度的书,就需要精读;精读要逐字逐句、逐节逐章地读。有的书只用来开阔视野,就可以只读目录,甚至有的只看题目就知道了核心理念和关键词,比如《钝感力》《断舍离》。有的书可以读一读前言和后记,挑几个章节看一看,不一定从头读到尾。

留有空间——学生可以读推荐的书目,也可以自选书目。两者结合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空间。教师推荐的可以读,也可仅供扩大见闻,知道世上有这样的好书。本学年,我有一个整体规划,就是“‘一日四餐’理念+8本书”。除教材规定的《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外,上学期,推荐何兆武的《上学记》、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下学期,推荐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这份书单由浅入深。上学期的3本书是记叙性文本,可读性强,历史信息丰富。其中,《阿勒泰的角落》是散文集,属于阅读调节,书中的《我们的裁缝店》曾被选作全国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下学期的书属于深度阅读。青少年需读伟人传记,领略伟大人物宏伟壮丽的人生样貌,思考自己的青春价值、青春定位、青春走向。

无论多忙碌,一日须“四餐”。只要教师做出科学指导,学生真心去读,书总是可以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定:新课标背景下的读书目的表面看只局限于教育领域,本质上说是为了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读书之于文明的意义。积极提倡,竭力为之,课外阅读在学生高考、学生成长、匡正风气、增强文化自信等诸多方面,都会给我们令人惊喜的回报。

作者: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领第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