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省出台中小学家访八条要求 明确为什么访、谁来访、怎么访等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11 14:00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长期以来,家访作为增进家校沟通、提升育人成效的重要渠道,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我省不少地方和学校一直延续着家访的良好传统,特别是当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群众教育评价的情形下,家访承载的功能日趋多元。但是,一些地方还没有部署开展家访工作,部分地方和学校在推行家访过程中,还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引起家长和教师的不满;对于为什么访、访什么、谁来访、怎么访等问题认识还比较模糊。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解决我省家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引导各地规范、有序地组织开展家访工作,健全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山东省教育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家访八条要求》(以下简称《八条要求》)。

《八条要求》简洁实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解决当前家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家访工作所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简洁易行。逻辑清晰,围绕家访工作的基本环节,从制度构建、访前准备、访中内容、访后效果以及家访的形式、纪律等都进行了全流程设计,涵盖了整个家访活动所必备的要素。要求明确,提出一些约束性要求,例如:要求学校保障每名学生两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实地家访;每学期班主任要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主动沟通每位学生的家长至少1次;对于重点家访对象要每学期至少入户家访1次。实事求是,将家访记录作为学生成长档案的组成部分,提升家访工作的价值。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家访高效化、实效化、科学化。强调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灵活确家访方式,注重集中家访与日常家访、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个体家访与分组家访、线上家访与线下家访相结合。

为保证保证《八条要求》的有效实施,省教育厅明确,将家访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做好《八条要求》的贯彻落实,将实施情况纳入学校评价。省教育厅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各地家访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加强家访培训、严格家访流程,让家访工作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成长服务。完善工作制度。将家访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管理,作为绩效工作发放的依据。对不按要求开展或走过场、流于形式的地区和学校进行通报。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家访中产生的交通、食宿等所必需的经费,保证教师安全。鼓励各地将教师家访作为公务出差给予条件保障。做好宣传推广。及时总结家访工作经验,通过搜集“最美家访故事”、举行家访经验分享会、评选优秀家访案例等方式,宣传工作经验,提高家访实效,形成本地、本校工作特色。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媒体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宣传,形成家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省教育厅也将通过组织优秀案例遴选、典型经验系列报道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努力打造新时期高品质家访。

《八条要求》详细内容如下:

一、健全工作制度。中小学校要建立“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推动非班主任教师对所联系学生和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明确家访工作的周期和次数,实现每名学生两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

二、做好访前准备。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明确家访目的,精心设计家访内容。要通过任课教师及班级同学,广泛收集学生在校情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参与活动、学业成绩、同学相处等日常表现。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访策略。根据家长的工作和居住状况,提前与家长商定家访时间。

三、灵活选择形式。家访方式应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灵活确定,注重集中家访与日常家访、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个体家访与分组家访、线上家访与线下家访相结合。每学期班主任要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主动沟通每位学生的家长至少1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都要每年入户家访一定数量学生。

四、科学设计内容。家访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学生发展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勤俭节约、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向家长介绍学生取得的成长与进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五、突出重点家访。在对全体学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筛选重点家访对象,“一生一案”制定家访工作方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等,要列入重点家访对象,每学期至少入户家访1次。必要时,应邀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联合家访。

六、客观做好记录。家访记录是学生成长档案的组成部分,反映教师育人的痕迹,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家访人员要及时整理家访记录,通过多种形式对家访效果进行持续追踪,评估家访效果是否明显、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家访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做好家访记录,努力实现家访高效化、实效化、科学化。

七、保护家庭隐私。家访是对学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对于学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恋等相关隐私必须严格进行保护,不得在任何场合随意议论学生家庭隐私。在作为家访案例介绍或典型经验交流时要隐去学生家庭隐私信息。

八、守好廉政底线。家访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家访工作人员要带着真心、爱心和耐心走进家庭,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家访教师要廉洁自律,不得向家长推荐、推销教辅材料或其他收费服务,不得收受或索要财物,不接受家长的吃请,时刻保持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29日,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 ...

09-01 14:38山东省教育厅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点赞山东开展“微培训”护 ...

09-01 16:21人民日报

山东校园“秋点兵”,多彩开学礼启新程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

09-02 09:3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