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 惠及365万多小学生
发布时间:2020-12-22 17:32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王煜玲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课后接送和托管一直是困扰广大小学家长的难题,山东作为全国较早地推行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省份,截止2020年底,已经实现了有需求的小学生全面保障。

记者今日从山东省教育厅了解到,目前,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达到10030所,占全省小学总数的94.36%,惠及小学生365.63万名。

为了全面了解各地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和实际需求,我省前期面向1万余所小学进行了摸底统计,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进行部署实施。

课后服务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这方面,我省各市纷纷将课后服务打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渠道,鼓励各学校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组织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作业、自主阅读,开展文体、科普、社团活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潍坊市各学校依托现有资源开发了学科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创新实践类课程,平均每处学校达到15门类以上。

在服务形式上,我省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采取“学校组织、班级汇总、统筹分组”的方式开展。赋予学校自主权,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项目,组织实施并对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管理。对于各地师资力量、实施条件不足的,通过发展社会志愿者、购买第三方人员和有办学资质机构的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充。鼓励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场所、设施等资源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发挥家长作用,鼓励家长自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像青岛、济宁、滨州等市邀请非遗传承人、家长代表等到校开展公益辅导和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不但有效解决了学生家长托管难的问题,还拓展了素质教育空间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增进了家校关系。像部分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段广泛组织开展文体、社团活动,成为课内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打造了“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同时,吸引大量家庭将学生课后放在学校,而非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加文化补习。政府和学校主动担起课后服务的责任,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记者 王煜玲)

图为济南一所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时间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美术兴趣学习。

作者:王煜玲

编辑:周玉森

相关阅读

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29日,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 ...

09-01 14:38山东省教育厅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点赞山东开展“微培训”护 ...

09-01 16:21人民日报

山东校园“秋点兵”,多彩开学礼启新程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

09-02 09:3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