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刘希娅代表:教育类APP铺天盖地隐患多
发布时间:2021-03-03 14:2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前段时间,我女儿让我下载一个教育APP。最近我发现她做题时经常用这个APP,只需扫一扫问题,答案和解题过程就出现了,有时候同一道题扫出来竟然有三种答案。这时我才发现,她只是用这个APP完成了作业,照搬了过程和答案,一直没有搞懂解题思路。”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在对家长的调研中听到的一个小故事。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每年提交的建议都和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息息相关。今年她带来的《基础教育阶段合理使用人工智能的建议》,关注的就是教育类APP的滥用问题。

刘希娅调研发现,部分教育类APP与在线学习平台缺乏教育专业性,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下降,比如快速获取答案、错漏百出、夸大宣传师资等。部分教育APP与在线学习平台,为获取利益推送色情、暴力广告甚至挑战制度红线,不利于学生社会性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缺乏有效的准入、监管、约束及退出机制;以课外补习机构为主导,形成人工智能学习产品与课外补习机构、媒体甚至部分学校、教师的经济利益链条。

调研得越深入,刘希娅越焦心。据此,刘希娅提出建议:

首先,加强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用的专业研究。在规范研究导向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如何采用互动式学习方式,避免单向传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团队方面,探索以学校引进专业人士进行技术研发,实现“教育+互联网”模式,探索建构“人机协同”“A1教师与真人教师协同执教”的教学模式,两者优势互补,融合教育。

其次,完善智能技术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准入机制、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教师、学校使用线上学习产品的相关规定、建议。

最后,她建议媒体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减少大量线上学习产品对教育的干扰,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应该加强对人工智能学习类产品广告的专项督导,严格建立准入机制,降低黄金时段、头版头条等宣传此类产品的比率,减少学生、家长焦虑;进一步强化问责机制,人工智能学习产品出现问题,加大对相关媒体的处罚力度;还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的监管,针对学校、教师有偿推广人工智能产品的情况,要从严处理。”刘希娅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唐琪 杨国营)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