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青岛 > 正文
放学遇歹徒怎么办?青岛千余名师生参加防恐、消防应急演练
发布时间:2021-03-30 09:56 来源:青岛新闻网 A+A-
-分享-

地震报警铃响起、校车外蒙面歹徒持匕首狂拍车门、校车起火……别怕,只是演练!今天上午,青岛市市南区教体局和城运控股交运集团联合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暨校园防恐、消防疏散、校车应急演练,以练为战,实战实训,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校车应急处置能力。

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市南区交警大队、市南区公安局、市南区八大关消防中队、城运控股集团、海信控股集团、城运控股交运温馨校车公司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海信学校1200余名师生参与演练活动,240名学生进行现场观摩。

突遇“地震”学校有序疏散

上午10:00,校园消防安全逃生演练正式开始。随着急促的第一次地震警报响起,各班学生第一时间到桌下避震,演练总指挥汇报并报警。第二次消防逃生警报响起,全体师生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弯腰按指定的安全行走路线有序撤离到操场指定区域,随即各班主任老师清点人数。

为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消防疏散演练方案,对各班逃离的路线及每位老师的职责、每层楼梯口的疏散老师等内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此次演练,一方面让同学们了解和熟悉当危险发生时学校的逃生路线,另一方面提高大家的应急处理意识和能力。”演练总指挥王永祥说。

校车遭遇“歹徒”应急处置“暴恐”

10点10分,温馨校车抵达演练现场停靠站点,随车照管员下车在送放学生时,惊现有手持凶器的“可疑人员”冲向校车。随车照管员见状及时阻止下车学生,指示学生们回到车内座位做好,并提醒校车驾驶员迅速关闭校车车门。“歹徒”不断拍打车门车窗、大声呼喊企图强行登车。

此时校车驾照人员临危不惧,立刻拿出手机拨打110报警,随后通知校车安全相关负责人员。随车照管员安抚车上学生同时并检查车内是否有学生受伤。随后学校安保人员及时赶到控制住歹徒,车窗外的“可疑人员”见无机可乘,又发现校车驾驶员电话报警,恼怒之余掏出随身携带的燃烧物扔向校车底部,转身逃离。

“当校车遇到不明身份人员企图登上校车上,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关闭车门,并安抚学生情绪,了解可疑人员意图之后,必要时报警并报告公司安全相关人员,保障乘车学生安全。”参与演练的城运控股交运温馨校车驾驶员赵刚说。

此外,温馨校车还进行消防疏散、学生受伤应急紧急施救等演练,并向学生科普灭火器的使用方式,让参加演练的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了一般灭火器材的操作使用步骤及方法。

校企联动 守护安全 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此次演练从安全教育、避震疏散、消防逃生、防恐防暴、伤员救治等多个方面对学生们进行了模拟演练。流程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以练为战,实战实训,全程计划周密、训练有素,全员高度重视、临危不乱,为全市中小学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刘文明对于此次演练给予了肯定,同时他对校车安全工作作出三点指示,他强调,“安全意义重大,学校应抓好安全教育培训,营造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应强化主体责任,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应深化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形成部门密切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联防联控学校安全工作格局。”

近年来,青岛教育主管部门以中小学生安全为中心,全面强化落实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工作富有实效。城运控股交运温馨校车公司作为全国最大规模专业校车运营企业,一直秉承“安全为基,服务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管理手段,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守护着每一名学生的上下学交通安全。

近期,城运控股交运温馨校车将陆续在全市范围内与服务学校联合开展消防安全、应急逃生和疫情防控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从而更好地加强孩子们对的安全应急知识的了解,通过校企合作,筑牢校园安全网。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 ...

08-01 14:12人民日报

青岛小学生打破世界纪录!斩获中国跳绳队本届世青赛首金

2025年7月31日,在日本川崎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跳绳锦标赛(JWC)中,来自李沧区的青岛东川路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曹 ...

08-03 09:18青岛市教育局

助力孩子们的假期走向精彩,青岛花式托管的“破界”实践

市北区开办28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已累计为700个家庭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实施“互助式”托管,让职工通 ...

08-07 09:5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