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3个一等奖!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奋战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发布时间:2021-12-06 14:42 来源: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作者:刘阳 张传龙 A+A-
-分享-

  近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暨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本科组比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电气及自动化系2019级“3+2对口贯通班”商家宁、王皓和智能制造系2020级“3+2对口贯通班”张耿旗3位同学获得国家一等奖。

  这是学院自2015年参赛以来首次获得国家一等奖。本次竞赛学院还获得国家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5项,合计16个奖项,是参赛以来获奖质量和数量最高的一次。大赛指导教师、基础(体育)教学部孙少平激动地说:“七年磨一剑,今朝显锋芒,劳职梦终圆!”

  学生每天保持练习节奏

  指导教师为备赛把脉定向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吸引了国内900余所高校的20余万名学生参赛。经各赛区初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组委会审核,最终全国奖获奖比例约为30%,国家一等奖获奖比率仅为5%。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学院能拿下三个一等奖,实属难得。

  “新生一入学就开始选拔数学竞赛选手,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先参加专科组比赛,再参加本科组,始终保持半年参加一次大赛的状态。”在孙少平看来,学生持续参赛、不断提升,是此次一举获得三个一等奖的重要因素。

  “想取得好成绩没有捷径,只有靠不断练习、总结经验。”孙少平说。事实上,三位选手一直保持着每天练习的节奏。王皓把下午和晚上的空余时间全部留给数学,平均每天要学三四个小时。“就算再忙,也会要求自己一天至少研究一道题的解法。” 商家宁则喜欢在早上做题,“因为早起思路比较清晰。”他每天的练习时长也在三小时左右。在这之前,全国一等奖对商家宁来说是“不敢想”,而如今,他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代表学院参赛,我的竞赛之路圆满了。”

  三个一等奖的背后,有学生的努力进取,也有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很多学生题刷得多,成绩提高却很慢。”孙少平说,主要原因就是方向不对,没有把握好命题重点。大赛集训期间,孙少平把几个种子选手轮流叫到办公室,为他们把脉方向、梳理解题思路。

  良师的作用,在王皓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中学时代的王皓就喜欢学数学,但总也找不对方法,经常感到迷茫。“总是在一道题上耗费很多时间,换一种问法,脑子就转不过来了。”那时的王皓不但学习方法不得当,心态也没调试好,最终高考数学失利,只考了70多分,成为他的一大遗憾。进入学院以来,在孙少平的帮助下,王皓学到不少解题方法,还学会了融会贯通,思路一下就被打开,有一种柳暗花明之感。“现在让我去做高考数学题,保守估计,考个120多分应该没问题。” 王皓自信地说。

  数学竞赛就像熬米粥

  考验的是团队合力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看似是学生个人参赛,实则考验的是团队合力。孙少平将这场竞赛比作烹制一道营养的小米粥,“重点是新小米慢熬:学生两年来持续参赛锻炼,不断提升竞赛能力与水平;关键要掌握好火候:指导教师给予学生正向引导,滋生他们参赛的勇气与觉悟;还有餐盘靓丽:这次竞赛团队成功把握了题型规律,这是实力与幸运叠加的结果;最后还要有人在炉边操作:这离不开学院领导、教务处和基础(体育)教学部领导对比赛的支持与鼓励。”

  学院是今年唯一参加本科组数学竞赛的高职院校。“这些年一直有高职院校向我咨询本科组竞赛事宜,但始终没有迈出参赛这一步。”孙少平说,本科组的竞赛难度之高,让高职院校望而却步。

  学院之所以勇于挑战,来源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数学学科建设,7年来坚定支持学生参赛,并鼓励竞赛指导教师不断突破。本次比赛备赛期间,基础(体育)教学部领导也多次来到集训班给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做指导动员,帮助他们调适心态。“正是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们才能集中精力持续投入研究竞赛,才能集优势资源用于对参赛学生的培养。”孙少平说。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扎实提升学院办学质量

  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经过竞赛锤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也大为提升,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开拓精神,这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正如孙少平鼓励学生时所说,要超越极限,追求卓越;参赛一次,受益终生。

  王皓、商家宁目前正在准备专升本,他们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信心。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学习数学不仅帮助他们完备了知识体系,对专业课学习也大有助益。更重要的是,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商家宁、王皓和张耿旗重拾了对学习的自信,也有了新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我们三个以后都要考研。” 商家宁说,待到研究生面试时,他要把数学竞赛取得的成绩向研究生导师展示,作为他在大学期间奋斗的佐证。通过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能力素养提升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卓越技能、出彩人生,也为进一步深造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不仅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也为基础课程建设和三教改革积累了经验。一方面,数学竞赛更为考验选手的主动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启发式、互动交流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数学竞赛也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正如孙少平所说,“教学相长,我们要抛弃华而不实的教学理念和花哨的课堂设计,讲授真正具有时代特征、先进方法和技术的竞赛新内容。”

  通过大学生数学竞赛这个平台,充分展示了学院的办学质量与水平,彰显学院优质校建设的影响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赛,数学竞赛对于学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年来,学院也一直在竞赛中不断汲取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

作者:刘阳 张传龙

编辑:孙悦琛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一金一银!枣庄经济学校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斩获大奖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各个赛项争夺赛相继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这是由教育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举办,面向世界 ...

09-01 09:31枣庄经济学校

2025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 山科职院学子夺双金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接连传来捷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分别在“生物技术”与“水利”两个赛道 ...

09-01 17:50山东教育新闻网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日前,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增补为副会长单位;校长孙承武因深耕职业教育与产 ...

09-02 10:44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