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泰安 > 正文
肥城:为特殊儿童精准康复护航
发布时间:2022-02-28 22:0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孟娟 刁庆庆 A+A-
-分享-

  “欣欣能康复,能到普通幼儿园上学,是学校为她设计的训练项目好……”

  这是肥城市潮泉镇5岁儿童欣欣的妈妈应邀回到特殊教育学校,为在校儿童的家长做康复经验分享时讲的一句话。欣欣患有髓鞘发育不良症,一年半前还是一个不会说话、情绪不稳定、走路容易摔倒的孩子,现在已完全适应了普通幼儿园的生活。欣欣的转变,正是得益于肥城市特教学校创新构建的“1443”支持性医教康教结合模式。

  “1443”支持性医教康教结合模式,即围绕学生发展“1”个中心,从学生的“障碍类型、基线水平、生态环境”出发,抓住0—6岁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关键能力成长的黄金期,构建支持性环境,补偿缺陷,开发潜能。开发“4”类课程支撑的支持性课程体系,前备技能课程包括与知动相结合的安坐、呼名反应(对视)、模仿、指令、配对等前备技能训练,基础性课程包括自主研发的言语语言、认知、感知、感统、社会适应、生活自理、体育游戏、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9门主题式课程,补偿性课程包括知动、感统、可视音乐、沙盘游戏、情绪干预、PT、OT、ST等个别化课程,发展性课程包括主题实践、德育实践、安全实践、融合实践等活动课程。打造“4”环节个别化教育康复流程。一是医教康教结合的鉴定与安置;二是医疗机构、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前期评估与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三是医教康教结合、家庭辅助、社会延伸模式下的康复教学与训练;四是医教康教结合的阶段性评估和依此对下阶段康复教育计划的调整及安置形式的变更。融合构建“3”元支持性辅助系统。融合“自然支持、协助支持、自我支持”三大系统,以教育支持为核心,共享家庭、学校、医疗卫生、社区及潜在资源支持,建立关联机制,提供融合环境,为儿童及家庭构建支持性辅助系统,充分发掘儿童的康复潜能。

  在肥城,像欣欣一样受益的儿童还有很多。自肥城市特教学校在2015年入选山东省“康教结合项目实验学校”后,该校始终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和“挖掘潜能,快乐康复”的工作思路,先后为138名特殊儿童在“1443”支持性医教康教结合教育模式中提供早期康复教育。其中,14名儿童回归普通学校,58名儿童进入特教学校就读。(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孟娟 刁庆庆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泰安:非遗传承点亮“红石榴学堂”

风吹麦浪,蝉鸣声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的“红石榴学堂”里清凉宜人。10岁的小浩(化名)正捏着剪刀,在红纸 ...

08-06 10:14中国教育报

泰安市泰山区:以系统思维破解校外培训监管难题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在抓好校内教育提质增效的同时,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校外培训常态长效治理,通过完善机 ...

08-12 15:35中国教师报、泰安教育

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5年8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泰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义务教育招生 ...

08-13 11:07泰安教育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