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发挥思政课在抗疫过程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凝聚学生的作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疫情防控的“走心”素材,利用课堂展示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成绩”,讲清楚抗疫斗争重大成果所彰显的“中国优势”。让学生成为抗疫思政大课的“主角儿”,自己来设计“微课”内容和形式,自己来讲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大大增强了思政课的“黏性”,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抗疫中成长”学生微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疫情防控中的人或事,尤其是在封校防疫期间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整个活动收到了来自全校学生的近450件作品,覆盖全校约四分之一的学生。通过这些作品既看到了学生的“自律和感恩”,也看到了老师们的“大爱和奉献”。
“新闻热点我来说”学生微视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围绕新闻热点或学校事件,通过新闻直播的形式拍摄短视频,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简短评述。学生的作品从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的新闻直播到一“罩”难求微短剧,整个活动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展现了山青学子对祖国取得的成绩的深深自豪和希望学校越来越好的浓浓爱意。
“书写山青抗疫史”学生微日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组织学生以“新时代青年书写山青抗疫史”为主题,撰写山青抗疫微日志,鼓励学生把教学中的党史故事和党的精神融入到山青抗疫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真实的感受中体会党和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总策略,体悟党执政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感受学校学生至上的价值追求。
在全国上下同心抗疫的背景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课坚持“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的原则,坚持思政课“黏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既遵循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学理性、逻辑性,同时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做到温度、深度、效度的统一。各课程团队积极响应学校的要求,主动回应学生的诉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思政课应对疫情防控及校园封闭特殊条件下对学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排除学生思想障碍,增强学生乐观心态,坚定学生价值信念的作用。(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作者:段微晓 王晓辉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