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放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2022-05-06 14:49 来源:山东开放大学 A+A-
-分享-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山东开放大学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干部师生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渠道收听收看相关报道,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校干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学生处处长、校团委书记张明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倍受鼓舞。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校团委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开放大学的目标,着力提升学校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的作用,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晓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为办好思政课进一步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同时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深远意义,这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倍感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铸魂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构建开放大学新型思政课育人体系。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优势及特色,积极探索继续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和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开创新时代山东开放大学思政课建设新局面。

理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声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既催人奋进,又令人感到重任在肩。作为学院党务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提升全院师生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雪霏表示,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作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今后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示范,影响、带动和教育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成长成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玉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坚守立德树人主渠道,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用心教,引导学生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秦阳阳表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学生从党的非凡实践历程当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通过讲好党的故事、成功经验助力革命传统、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理工学院2020级电信2班刘晓丽表示,时代赋予了我们责任,也赐予了我们机遇。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努力开阔视野,不断增强专业技能,更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

2020级会计3班团支部书记刘子怡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牢记党的教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努力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冯鑫承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烙印在心,将民族复兴大任扛在肩上,脚踏实地,奋勇争先,谱写好不辜负时代的青春之歌。(来源:山东开放大学)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