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工厂建到校园里 课堂搬到车间去 专业长在产业链上
我省产教融合进入“美美与共”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2-07-11 12: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廉德忠 A+A-
-分享-

  “我们第一年在学校学习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年进入匠造班边学习边操作,第三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潍坊歌尔股份有限公司,J01事业群SMT贴片调维技师李焕玲介绍说,她是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008级歌尔匠造班的学员,是产教融合模式的受益者,毕业后顺利进入部门负责SMT数字化二车间贴片设备的调维工作。

  近年来,我省不断健全产教融合对话机制,着力解决校企两端存在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性矛盾,建设校企共享信息机制,推进产教融合向更广、更深处发力,校企合作进入了“美美与共”的新境界。

  行业力量推动专业链长入产业链

  记者查找省教育厅网站消息,早在2015年,省教育厅就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山东省电子信息、计算机和纺织服装3个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全省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发展及支持政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推动了相关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以及人才培养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咬合力”。

  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以来,我省持续探索“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通过“产教一体化”“办学多样化”“培养实战化”等多种校企合作实现形式,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截至目前,我省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分专业集群成立了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行业企业领军人才、职教专家等组成的23个省级行指委,涉及机械、新能源与材料、建筑、电子信息、化工、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农林水利、旅游、纺织服装、卫生等。依托行指委,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和预警退出机制,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区域产业升级,积极增设战略型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重点建设区域支柱性产业相关专业,淘汰落后、过剩专业,推动专业链长入产业链。目前,全省中职、高职设置专业点分别为3418个、4082个,覆盖我省国民经济各领域,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多样态办学荡起“一池春水”

  “歌尔匠造班形成了培养技师、工艺师的‘1+1+1’模式,培养制造师的‘2+1+1’模式,每年培养高素质人才1000多名。”歌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介绍说,在潍坊,全市企业自办职业院校达13所。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为全国产教融合试点省份,我省还出台了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吸引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全省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322个、专业993个、实训基地1900个,524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拉动社会投资120多亿元,有效激发了办学活力,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运营、技术体系也融入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在疫情最严重和企业用工最吃紧的时期,近3年来,我省30多万名职校学生冲上去、顶得住,有效支持了上千家企业复工复产,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职教集团凝聚发展“聚合力”

  烟台职业学院牵头组建了由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校三方参加的烟台市机电、电子、食品等职教集团,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获得烟台市政府创新成果奖。

  像这所学校一样,在组建职教集团方面,我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支持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围绕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特点、行业人才需求,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开放共享。目前,全省建立各级各类职教集团(联盟)191个,参与行业企业1.2万余家,覆盖加工制造、轨道交通、建筑、海洋渔业、软件、家政养老、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十几个产业(群)。其中,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22个,居全国第二位。全省中职、高职校均合作企业分别达14家、268家。工厂建到校园里,课堂搬到车间去,专业长在产业链上,业已成为山东职业教育的美丽画卷。

  我省还着力于职业教育赋能地方产业,组织开展了相关创新性实践活动。在聊城,举办了职业教育赋能聊城先进制造业暨职教专家进企业现场会;在滨州,开展了“赋能职教名城”创建活动;在日照,省、市签署协议,共同推进日照产教城一体化;在济南,举办了中国职业教育博览会;在菏泽,举行了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等等,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方面贡献了“职教力量”。

  产教对话步入“两情相悦”新天地

  技术变革、产业升级,时代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渴求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产教对话也从没像今天这样步入“两情相悦”的新天地。

  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产教对话机制建设,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全过程、协同化、浸润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喜欢学、学得进、长本领。深化技能大赛改革,与社会生活交融,与文明文化交流,与时代大潮碰撞,建立起体现世界技能大赛理念的新赛制,金牌、奖牌数稳居全国第一位。建设名校强校,65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15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分列全国第一、二位。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产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来自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海洋强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开展培训475万人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策略,推动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澳大利亚TAFE等本土化,主动服务企业海外拓展业务,47所院校与11家央企“组团出海”,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5所海外职业学院和57个办学点,培训海外员工30多万人次。

  5月,我省成立了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院,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产教融合研究,推动理论和实践研究“双轮驱动”,更好地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对话平台、交流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深度融合。”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顺峰满怀信心地说。(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原标题:工厂建到校园里 课堂搬到车间去 专业长在产业链上 我省产教融合进入“美美与共”新境界)

作者:廉德忠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2025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班举办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08-01 08:45山东省教育厅

开始征集!全省青少年学生阅读荐书活动来啦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

08-01 10:58山东教育发布、山东教育社

山东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启动

山东省 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工作今天启动,工作将持续到 9月12号。

08-02 09:48山东电视台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