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率先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22-10-31 10:37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作者:李鲲鹏 刘奕辰 A+A-
-分享-

10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首期卓越工程师班开班仪式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创新论坛在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标志着该校工程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正式启动。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参加线上开班式并讲话。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鸿,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以及合作企业代表等出席开班仪式并按键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仪式上,青岛科技大学分别与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京博控股集团签订首期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协议。

根据协议,首期卓越工程师班共选拔30名优秀学生,培养方式主要有三方面创新:一是突出校企联合,青岛科技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与赛轮、金能、森麒麟、京博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双方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二是实施导师组制,在传统校企“双导师”的基础上,配备导师助理,让企业的工程师走进课堂、把学生的课堂搬进企业,促进教科产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学生双重身份,从进校起,学生既是青岛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又是企业的一名员工。1年在学校开展专业学习、2年在企业实践锻炼,毕业时培养成为企业运营的骨干和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

青岛科技大学计划每年培养30-50名适应绿色化工、新材料行业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卓越工程师,探索实行“3+1+2+N”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专项实施计划。培养模式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本科阶段,在校进行3年工科基础知识学习,并组织到合作企业进行见习实践;第二阶段即本硕过渡阶段,时间为1年,在大四上学期经过推荐选拔后,进行硕士阶段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在大四下学期达到毕业条件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后,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第三阶段即工程硕士培养阶段,完成硕士阶段课程学习后,在企业、科研院所进行2年左右专业实践和工程技术研发,达到毕业条件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后,获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第四阶段即N年跟踪反馈阶段,持续关注毕业生工作和发展,及时反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校所联合、教科产融合。

开班仪式后,举办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创新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山东省教育厅、重庆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赛轮集团、青岛科技大学相关专家先后围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背景与意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等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李鲲鹏 刘奕辰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