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一堂行走的整合课——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初春研学泉水文化侧记
发布时间:2023-03-14 14:2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 袁飞 A+A-
-分享-

  “墨泉泉池长为8.2米,宽为7.2米,位于百脉泉西南方向……”3月10日下午,在济南市章丘区百脉泉公园内,几名身着蓝白色校服的“地图测绘师”,正用卷尺和画笔细致地测绘着4眼名泉的尺寸和布局。只见他们一边交流所测数据,一边分享测绘心得,并在绘图中融入了对泉水文化的感悟,不久,一张独具特色的“泉水平面图”就绘制而成。这引来了周边游客的围观和称赞。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段21级(19)班开展的这次百脉泉研学活动,是该校积极构建“全环境育人”生态的一个缩影。在“共享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和实践课程,已经成为该校贯彻“五育并举”理念、创新育人路径、推动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本次活动为例,研学共分为3项内容,分别为“诗画甘泉”“地图测绘”“泉水探测”。活动有意识地融合了语文、数学、地理、物理、美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旨在活学活用,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自行组成了12个小组。按照活动方案,每组要至少完成一项必修任务,完成后可参与其他组的选修任务。

  “‘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泉因百泉俱出而得名,站在此处望去,鸟啼花开春晴灼,清辉照泉池。”在研学队伍最前面,教授班级语文课的班主任于霞边走边做着介绍。她引经据典,文采飞扬,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梅花泉旁,“诗画甘泉”组的学生驻足而观,用画笔细细勾勒着眼前的美景,不一会儿,惟妙惟肖的泉水画作便跃然纸上;在东麻湾畔,“泉水探测”组的4名学生分工明确:打水取样、仪器检测、贴标留存、记录数值……他们密切配合,很快便完成了任务。

  短短半天时间,学生们在与泉水的多元互动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好,还有科学和人文的魅力。副班主任唐艺庆表示,社会需要的是整合性知识,而分科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知识的碎片化。本班师生这次亲近自然、了解身边的泉水文化,意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能力,对于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重构课程体系架构、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迁移桥梁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将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在行走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开阔眼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效果,正是研学活动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校长赵勇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学活动,确保每名学生都能走进自然和社会大课堂,在研学活动中研有所得、学有所获。”

山大附中的学生们在墨泉打水取样并测量记录相关数据。(邓执瑜/摄)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 袁飞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