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四强化”抓好学生防溺水工作
发布时间:2023-07-14 10:46 来源:枣庄市教育局作者:郁继成 A+A-
-分享-

今年以来,枣庄市全面落实“生命至上、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学生防溺水工作,在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创新发力、联防联控四个方面持续用力、狠抓落实,织密扎牢学生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不松懈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党委宣传部部长、分管副市长任双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专班,全面统筹、部署、落实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区(市)、镇街对应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专班,村居、社区组建成立由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队、热心群众为主体的防溺水巡护队伍,全面构建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并印发了《2023 年“同心防溺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年枣庄市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督导方案》等文件,召开2次市级防溺水工作会议,对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防范重点和关键环节,落实了推进措施和总体目标。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枣庄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坚决做到安全责任全覆盖、安全教育全覆盖、安全风险评估全覆盖、隐患排查整改全覆盖、联防联控联管全覆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压紧压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学校教育责任和家庭监护责任。

二、强化宣传教育,树牢安全意识不动摇

一是全面落实“1530”安全警示教育机制。各学校立足实际,通过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家长会,发放预防溺水《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印制《防溺水宣传手册》,观看防溺水安全宣传片等活动,不间断、全覆盖开展教育,进一步夯实家长监护责任意识和学生远离涉水危险意识。截至目前,已与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62.15万份,向家长推送防溺水警示视频和资料140余万条,强化家长的监护意识。二是多平台宣传防溺水知识。通过报纸、电视以及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全媒体平台,全面加大了防溺水知识的宣传力度和频次。6月3日,全市学校共同收看全省防溺水直播课,全市参与师生、家长达100余万人。三是学校课程有机融入“防溺水”教育。在学校课程中加大“防溺水”教育力度,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优质课、资源评选活动,评选市级防溺水优质课129节,推选省级优质课60节,征集防溺水优秀作品征集2119件。

三、强化创新发力,凝聚工作合力管长远

一是开展学生托管服务。全市各中小学积极做好暑期校园公共资源向本校学生开放准备工作,积极动员学生自愿到校参加学习、锻炼和社团活动。安排教师会同志愿者、回乡大学生,利用村居(社区)党群服务站、妇女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集中托管,为更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隔代养育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等重点群体提供服务。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将游泳池(馆)建设奖补列入2024年市级财政预算,拟对2023年完成的农村地区政府建设游泳池(馆)按照每所总费用50%且最高不超过20万元资金进行奖补。目前,全市共有游泳场馆32所,2023年度拟新建或正在建设游泳池(馆)共16所。三是深化教师技能培训。为确保学校游泳课程师资力量,市教育局组织两批次48名学校体育教师参加省级游泳教师培训,第一批参训老师已顺利通过考核并结业,第二批次已于3月正式启动。同时,计划2023年-2024学年度开展市级游泳教师培训300人,着力打造优质游泳教师师资队伍,为普及学生游泳技能做好准备。

四、强化联防联控,全面巡管督改保安全

一是建立危险水域地图台账。对全市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4811处,其中,划定危险水域1083处,旱季为坑、雨季为塘的水域2059处,编制全市危险水域地图,逐水域、逐井坝、逐河道建立健全管理责任人、巡查责任人、督管责任人台账,将防溺水巡查纳入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内容,建立巡河队伍1428个,配备人员4339名。二是补充完善物防技防设施。加强技防设施设备建设,采取电子围栏、视频监控、隔空喊话、自动驱离等技术设备手段,提高技防投入和水平,610处水域安装监控报警装置,138处水域安装电子围栏设备。完善物防设施配备,补齐硬质隔离设施、警示标牌、应急救护等设施,在1394处水域安装硬隔离设施,配置救生设备10810件,设置警示牌、标语12252个,实现所有水域全覆盖。三是强化防溺水工作专班督查机制。充分发挥专班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作用,组建成立七个督查组,分组包片,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不定期督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市工作专班下发督查通报,责令整改。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围绕危险水域巡查值守、防溺水救援物资配备以及村居(社区)宣传氛围营造等情况,市级开展督查21次,检查镇街47个、重点危险水域80余处。


作者:郁继成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