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新设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今年开始招本科生100人
发布时间:2019-02-28 09:14 来源:齐鲁晚报 A+A-
-分享-

23日,记者从山东大学了解到,山东大学于去年10月成立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今年将考试招生,本科阶段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将设立创新实验班,从2019年起按照本科招生100人/年的规模进行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0人/年,按密码学、网络与系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基础三个方向培养,博士生招生规模15人/年。

2015年6月,为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决定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2016年,29所高校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山东大学位列其中。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对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大力支持,山东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优势的一流学科。山东大学在网络空间安全特别是密码研究领域成绩斐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顶级密码会议发表论文数量国际排名显著。

由王小云院士带领的密码研究团队成功破解两大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SHA1与MD5,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导致美国标准与技术局NIST公布了系列政策性文件包括新的电子签名政策,并启动了国际哈希函数新标准SHA3的五年设计工程。哈希函数是三类基础密码算法之一,是电子签名、区块链、5G、VPN、SSL等众多领域和安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王小云院士主持设计的SM3哈希函数成为我国首个商用哈希函数标准密码算法,与SHA3一起入选ISO国际标准。团队骨干获得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3项国家密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彰显了山东大学在密码数学领域的绝对优势。

山东大学2002年开设信息安全专业,并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国内较早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该专业不但拥有国内唯一一家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且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三所共建了航天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密码理论与信息安全技术培养资源优势明显,突出多学科交叉复合培养,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人才和行业专业人才,遍布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高校,海外知名科研院所,华为、360等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和国家重要政府部门。依托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关键领域的传统优势与学术积淀,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建设发展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据介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面向国际网络空间安全科技前沿,在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重点建设密码学、网络与系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等三个领域,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交叉,培育全国特色专业,打造一流学科。集聚由院士、国家杰青等杰出人才领衔的高层次研究梯队,重点打造三个高层次研究梯队,形成高水平网络空间安全科研队伍。与山东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深度交叉。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聚焦密码技术和网络系统安全的核心难题,面向国际网络空间安全科技前沿,围绕密码数学研究特色、密码分析优势特色、网络与系统安全特色,超前部署,促进产业技术应用的转化融合,打造“立足山东、服务全国”的高水平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创新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构建了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培养能力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阶段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将设立创新实验班, 从2019年起按照本科招生100人/年的规模进行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0人/年,按密码学、网络与系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基础三个方向培养,博士生招生规模15人/年。学院将积极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实施一体化融合培养方案,坚持“送出去,引进来”的培养理念,开展国内、国际联合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卓越人才。


编辑:张熙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