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电子学校铺就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互动创新路
发布时间:2024-03-25 08:5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廉德忠 王辉 A+A-
-分享-

  近年来,青岛电子学校以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己任,抢抓部省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的重大机遇,打造新电子,服务新经济,闯出一条中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和谐互动的新路径。

  2020年6月24日,青岛电子学校与卡奥斯行文智教战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项目,联合组建海尔工业互联网职教联盟,共建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服务平台等,构建起企业、院校、社会共赢的职教新生态。

  这标志着该校“数智赋能”专业与现代产业互动共融迈上了新台阶。根植山东发展战略和青岛产业沃土,学校着力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在传统计算机、电子、电气专业的基础上,先后开设3D打印、光伏发电、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专业,打造数字媒体、智能制造、物联网专业集群,加快专业数字化转型。与海尔卡奥斯、海信等企业实施了6批现代学徒制培养,形成了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一线九翼”人才培养特色。

  2012年,学校借助职教高考改革的东风,推进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搭建起“三二连读”、“五年制贯通”、“3+4贯通”、中日“3+3+2”硕士等人才培养立交桥,8届“3+4贯通”培养的630名学生升入青岛科技大学就读应用型本科,全校已有近50人考取了研究生,成长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校实施特色培养模式,每年为青岛乃至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培养80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客引领创新,创新引领学校全面发展。”2015年,该校校长崔西展对创新创客教育提出了新目标。从这一年开始,青岛电子学校在社团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客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国内中职学校创新创客教育的引领者。2016年、2019年,青岛电子学校作为国内中职唯一代表组队参加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与30多支国内知名高校同台竞技,成为该赛项开设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职学校。

  近年来,学校把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打造了2个全国示范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和5个市级骨干专业,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9个金奖、27个银奖、12个铜奖。牵头制定了全国《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两个专业教学标准,《物联网单片机应用技术》入选“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2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6门校本课程(含STEAM课程)、4门劳动课程。同时,培养名师名校长和技术能手60余人,建设市级劳模工匠室、山东省镂雕技艺传承平台,引企入校共建电子生产项目,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同步、内涵与产业共融”,学校“五金”新基建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学校主动融入青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格局,为中职学校国际化办学蹚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服务“走出去”战略,建设了中德能力中心,开展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本土化实践,在工业互联网专业试点“双元制”本土化培养90人;开设中加“3+4”本科、中日“3+3+2”硕士等国际合作贯通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子信息人才。2020年,在尼泊尔建立分校,援建光伏发电专业,输出光伏专业课程360课时,开展师资培训80人次,被写入教育部和青岛市政府“一带一路”备忘录。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的嘱托,建好校、办好学、育好人,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崔西展说。

作者:廉德忠 王辉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一金一银!枣庄经济学校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斩获大奖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各个赛项争夺赛相继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这是由教育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举办,面向世界 ...

09-01 09:31枣庄经济学校

2025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 山科职院学子夺双金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接连传来捷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分别在“生物技术”与“水利”两个赛道 ...

09-01 17:50山东教育新闻网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日前,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增补为副会长单位;校长孙承武因深耕职业教育与产 ...

09-02 10:44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