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结束后,一些高中学校就很少再组织毕业年级活动了。
在考前将重心完全放在备考上,而考后学生如同散落星辰,各自追逐未来,很少再有机会齐聚校园。如果学校仅仅关注学生离校时的安全问题,而忽视了毕业活动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除了在校时敦促学生好好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告别”也是一门必修课。因此,一些必要的“毕业课”送别毕业生,也是学校应当认真做好的教育服务。
2024年高考结束,济南一考点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 /摄影:黄中明
一
通常情况下,学校会为毕业年级的学生在高考前举办毕业典礼、成人礼等活动。然而,毕业后学生们各自奔向新的方向,此时再组织大型活动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的这段学习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考虑到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难以再次齐聚一堂,学校可以策划一场线上毕业告别。借助直播平台,争取毕业生都能参与进来,并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实时互动。
活动中,可以播放校长和教师的祝福视频,同时增设如“最受欢迎老师”和“最有影响力校友”等在线投票环节,以此提升大家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为了进一步展现学生们的成长与收获,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举办一场校园回忆展。展出毕业生们留下的学习、生活镜头和荣誉证书等,这不仅是对他们成就的肯定,也能通过学校官网和社交媒体的宣传,让更多人见证他们的辉煌。孩子们在升学考结束后放松之时,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回味自己紧张而又充实的中学生活。
在离别之际,组织一场由毕业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也颇具意义。无论是校园清洁还是社区服务,都能让毕业生们在离校前为母校和社区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更有学校还会与毕业生们达成一个温馨的约定:在高考后,当孩子们彻底卸下备考的重担时,为他们举办一场轻松愉悦的毕业典礼。由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学生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更容易敞开心扉与同窗分享感受和回忆,加深彼此间的情感纽带,增强他们对学校的情感认同。同时,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后,他们也能以更加成熟的视角去规划和激励自己的未来之路。
6月11日上午,刚刚结束高考的济宁一中2024届毕业生们以放松的心态回到了校园,参加母校为他们举行的毕业典礼,褪去了高考前的紧张焦虑,满满的仪式感中更多的是温情和不舍
除了以上方面,只要能达到积极的教育目的,学校也可以创新形式、不拘一格,给学生别样的毕业体验,留下难忘的青春记忆。
二
当然,高中学校在学生离校前,除了情感教育外,也可以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例如,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指导。
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讲座或高校招生咨询会,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者专业人士,向学生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
最了解学生的除了家长,大体就是身边的老师了。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可以精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特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023年高考结束后,德州庆云一所高中组织高校招生咨询会,邀请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到学校提供报考咨询服务
对于即将走向大学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指导,帮助他们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服务。
马上,初三毕业生也开始中考离校了,通过实施精心策划的“毕业课”,同样让每位初中毕业生从容告别过去,自信奔赴未来,凝结、升华师生或同窗之情,带着美好的青春回忆走向远方,他们也将心怀感恩、动力满满地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sdjyxcgzh@163.com
作者:周玉森、苏银成
编辑:袁琳
审核:王骄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