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隐性留守儿童是指户籍所在地为城市且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城市,但缺少父母关怀的,精神上留守时间较长的,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2024年3月5日党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强调,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救助工作。为此,这个暑假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青衿致远”社会实践队来到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街道御碑街社区,通过了解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的现存困境,帮助孩子们增进与父母和外界的沟通。
图为团队成员对城市隐性留守儿童开展访谈调研(摄影 蒙佳凝)
活动前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通过参与式观察、发放调查问卷和线上调研等方式,对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现存困境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成员了解到,随着亲子沟通的障碍不断加剧,父母隐性失陪现象越发严重,城市隐性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隐性留守的发展可能带来确定事实上的显性留守,儿童心理缺失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家庭矛盾,比如离家出走、暴力行为等。
为此,实践队队员们积极与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通过半结构访谈、召开儿童家庭会议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督促他们积极参与儿童的成长生活。
此外,队员们还在社区定期组织篮球比赛、美术沙龙等,并在活动中与孩子们亲切交流、愉快互动。同时,队员们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孩子们培养体育和艺术技能,提升其自我认同。
图为团队成员与暑期托管班老师访谈调研(摄影 邵文博)
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本次调研活动不仅让“青衿致远”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城市隐性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更让队员们意识到有针对性和长链条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所以,队员们在城市隐性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和社会组织之间,努力构建协调配合的联动网络,建立长效关怀机制。本次实践活动末期,队员们持续跟进,与孩子们始终保持沟通,关注他们的后续成长。
作者:魏惠洁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