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之道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共赢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0 09:0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孙艳泽 A+A-
-分享-

  从“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到“融合化”发展战略,一直以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之路上深耕不辍、厚积薄发。如今,学校坚持以产业需求为经、人才培养为纬,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生态链,打造校企共享资源池,赋能校企专业共建新未来,校企合作从“点对点”的项目合作转变为“同心圆”的融合生态共建,人才培养积厚成势、蓄力跃升。

  去年年底,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尔集团联手打造的《实境耦合,生态融合,共生共长:青职—海尔校企共同体育人模式的30年实践》,成功入选2024年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这是对学校和企业构建的“共生共长·生态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充分肯定。

  2021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同投资1042万元建立了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它采用的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已被京东推广应用至全国1000多所院校。如今,像“校园云仓”这种投入千万元级别的开发型区域产教融合中心学校已建成4个。

  “学校以产业学院为纽带,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邢广陆说,“学校与海尔、海信、京东、京东方、中车四方、芯恩、明月海藻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学院17个,形成了‘共同规划专业设置、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共同实施人才评价与考核、共同构建双师队伍、共同促进学生实习与就业、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产业学院‘十共同’双元育人模式。”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秦青松介绍,从以前的“追着企业跑”到现在的“围着产业转”,得益于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1+1+N”工程,即每个专业群至少与龙头企业共建1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新型产业学院,与中小微企业共建N个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产教高度融合,打造双向流动资源池。

  翻开学校的合作企业名录,海尔、海信、京东、万华等头部企业赫然在列,合作企业已达200余家。目前,学校与头部企业联合组建了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有17个现代产业学院、30个市级以上产科教平台。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876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约6.55亿元。此外,学校还建成了总建筑面积13194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现在已有10余家企业入驻。

  按照“专业建在产业链、专业群融入产业群”的建设思路,学校深入对接青岛智能家电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瞄准青岛关键支柱产业,以数智化转型为引领,组建九大专业群;专业群下设的48个专业均实现“上接产业链领军企业、下连中小微企业”的目标,用人单位满意率超过98%。

  “现在,我们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加强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做到面向市场需求定制人才,专业围着产业转、教学围着生产转,打造校企‘同心圆’,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乔璐说。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开展了“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将生产线搬进课堂,课程、教材、内容都源于企业真实生产场景、真实生产任务、真实生产案例。同时,制定核心素养+能力本位+学徒成果导向+持续改进”课程标准,将生产标准规范向实际教学转换,为企业培养好用、实用、适用的人才。“上岗后的工作内容和学校教给我们的一样,都是来自企业的真实场景,上手特别快,毫无陌生感。”毕业生于忠洋深有感触地说。

作者:孙艳泽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以音乐为媒,以党课为载体—— 音乐情景党课为清廉学校建设注入活力

“百年大党启新程,亿万先锋砥砺行。党性教育拓载体,永葆组织先进性。艺术赋能强信念,勇于实践担使命。于无声处传薪火,复兴伟 ...

08-04 09:1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成长有人帮,发展有通道,前景有奔头—— 威海市卫生学校助教师职业生涯一路花开

威海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王淑英说,学校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企业实践。进入暑假以来,她先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为期5 ...

08-04 14:5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专:大师云集,窑火传薪 ,融窑柴烧创作营“燃”爆岛城

这个夏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窑工坊内窑火不熄、匠心涌动,2025中国(青岛)融窑柴烧创作营在这里火热开启 ...

08-04 15:0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