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4304名学生由明水校区搬迁至圣井主校区
发布时间:2019-03-20 16:44 来源:山东财经大学新闻网 A+A-
-分享-
196C5173CADFB6A41557643814C_CF60B17E_1CB9D.jpg
D4F232BCA4FE0451C96539D6B44_3CA0B0DB_D4CF.jpg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3月16-17日,山东财经大学明水校区的4304名学生顺利搬迁至圣井主校区,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活。经济学、管理学两大主流学科的一二年级学生,由多年来的分处“圣井校区”“明水校区”,合二为一,圣井校区在校生总数达到1.3万人,这标志着我校合并组建八年来,在校区资源优化配置、整合与布局调整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推进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月18日,星期一,是搬迁后的第一天。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通过观看圣井校区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和实地巡查,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秩序、教学设施运行等进行了检查,42位授课教师精神饱满、准备充分,提前到岗率100%;学生到课情况良好,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教室、实验室、机房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据统计,本学期共有264位老师在新建教学楼分别给98个班级授课。

新学期开学以来特别是搬迁期间,校党委书记王邵军,校长赵忠秀,党委副书记车滨,副校长韩作生、张书学、张新等领导多次到圣井校区、明水校区现场指导,深入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勉励同学们适应新环境、融入新校园。

学校对搬迁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专门召开协调会,成立了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圣井校区管理办公室,明水校区管理办公室,主校区建设办公室,饮食服务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校团委等部门及相关学院,细化任务、强化落实。搬迁前夕,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发放了《致明水校区同学的一封信》和校区地图等,校学生会及各学院学生会迅速行动起来,成立志愿者队伍,开展学院之间搬迁结对帮扶,收到了良好效果。

主校区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圣井主校区一期扩建工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要包含3栋教学楼,1栋实验楼,4座(8栋)学生公寓,1座食堂,1栋师生活动中心。经过质检部门验收,一期项目各单体工程均被评为“精品工程”、“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 其中6号教学楼观感质量获得2018年度济南市建筑工程项目最高分。

新建的教学楼共104间教室,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和网上巡考系统管理平台。其中,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对接学校教学管理平台及一卡通系统,实现所有多媒体教室的集中控制、管理;巡考系统并入山东省考试院考试监控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对接。另外,还包括一间远程直播教室、两间慕课教室和四间智慧教室。

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对四栋学生公寓提高配置,进出宿舍楼有可“刷脸”的闸机,宿舍为4人间,上床下桌,有独立卫生间;每层还有公共卫生间,隔一层分别有一个洗衣机房和一个可预约使用的“超级澡堂”,日常起居很方便,大大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

搬迁到圣井校区的4304名学生分别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同学们对圣井校区的学习、生活条件非常满意,连连点赞。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8级学生杨昱琳兴奋地说,“对我们来说这里很新,宿舍是新的,教室是新的,同学们是新的,就连生活也是新的。这里的温暖,无法细说,就像是人间的三月天!”

据悉,2016年4月底,在专家反复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学校通盘谋划,审慎决策,确定将圣井校区通过空间拓展、规划调整、功能提升建设为主校区。经过积极准备,2017年3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到2018年12月中旬,顺利完成一期工程,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师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及相关配套工程的交付使用,大大改善了圣井校区的办学条件,校园品质不断提升,主校区气象初具。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