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体育作业怎么留
发布时间:2019-11-28 10:14 来源:人民网作者:史哲 A+A-
-分享-

跳出打卡类的监督,让课外体育锻炼不拘泥于作业的形式,仍需多方开动脑筋、共同探索

  给学生留家庭体育作业,已经不是稀奇事了,如今家长也有体育作业。跳绳200个、跑步15分钟、仰卧起坐50个、坐位体前屈5分钟,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这些锻炼任务,并发视频到班级群里打卡,就是家住北京丰台区的李女士每天晚上的体育作业。

  “虽说是鼓励家长一起运动打卡,也可以只监督,但班里有家长陪着孩子运动,视频发到群里,怕自己的孩子心里不舒服就也陪着一起运动。”李女士坦言,下了班回到家,除了做家务、检查孩子文化课作业之外,体育作业打卡成了她的“甜蜜负担”。

  目前,有不少家长的情况与李女士相似,为了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家长愿意付出,但工作与生活压力交织,督促文化课再加上体育作业打卡,确实疲惫。但大家也都明白,家庭体育作业有好处,锻炼多了孩子身体素质好了,变成“小眼镜”“小胖墩”的概率就会减小。

  以前,体育作业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怪圈。于是,有学校推出家长监督视频打卡的方式。家长打卡,是一种监督方式,为的是督促孩子完成锻炼任务。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爱运动的,为什么还需要监督呢?其中缘由值得探究。打卡的内容跳绳、跑步、仰卧起坐等项目趣味性不大,孩子的自觉性自然就差了。家长陪着一起锻炼,互相比拼激发兴趣,家长和孩子都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但每个家庭的情况各有不同,谁来陪、怎么陪、遇到时间安排不开能不能弹性打卡等,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此看来,怎么留家庭体育作业,也需要仔细斟酌。要想收效好,家长负担少,作业的灵活性便不得不考虑。在河北邯郸,有学校提倡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年级段推出多种“套餐”体育作业,包含抖空竹、踢毽子等趣味较强的项目。再如,北京某小学每年举办一次跳绳比赛,赛场上检测成果,孩子主动锻炼效果更好,家长也免了打卡的烦恼,据说学生每天实际完成的运动量远超家庭作业的300个。

  跳出打卡类的监督,让课外体育锻炼不拘泥于作业的形式,化有形为无形,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仍需多方开动脑筋、共同探索。


作者:史哲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