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拖延”与“高效”
发布时间:2019-11-28 15:5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于爱景 A+A-
-分享-

作为一位教师,上好课、管理好班级是本职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有拖延型,也有高效型。临近期末,这种分化愈演愈烈,拖堂现象几乎成为常态。

课间10分钟是学生休息、上厕所、“转换学科频道”、为下一节课做准备的时间。如果上一节课的教师拖堂,就会影响下一节课的上课效率。有时,下一节课上课铃已响,上一节课的教师还没离开教室,电脑没转换,黑板没擦,学生上一节课的书没收起来、下一节课的课本也没拿出来。等做好这些准备,5分钟过去了,一节课仅有的40分钟,最多只能上35分钟,当堂任务完成不了,第二位教师会再次拖堂。这样一节节课下来,必定造成恶性循环。学生没有了课间休息时间,在疲倦状态下上课也就没了效率,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拖堂是一个人没有时间观念的表现。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人生也将混沌无序、毫无规划。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守信、无承诺也会成为可能。教学中,教师要制订好教学计划,特别是临近考试时,更要制订好复习计划,精心设计每节课,掌握好教学进度,把控好课堂中各个环节所需时间,这样才能在时间利用上游刃有余,打造高效课堂。

有的学校为追求教学质量,采用“水大泡倒墙”的管理模式,取消上午的课间操,改为5节课;取消下午的眼保健操和跑操,也改为5节课。这种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上课模式只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上,即使教师再威严、讲课再生动,学生也会因缺乏必要的休息而睡眼惺忪、了无生气。倒不如根据学生的成长天性,把课间和休息时间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上课时聚精会神,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知识。

还有些特别认真负责的教师,会利用一些边角时间为学生补课。比如,下午第一节课之前的10分钟预备时间,有的教师会利用这10分钟来讲课,等上课铃正式响起时,才让第一节上课的教师进课堂。如果一个班的任课教师不能搞好合作,不会换位思考,只考虑自己,那么这个班级的总体成绩也会受影响。利用碎片时间来教学,看似认真负责,实则可能是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存在“拖延”习惯,这也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表现。

所有打着“认真”“负责”旗号的行为,只有建立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认真、负责。抓好班级常规管理,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师做事一定要有计划性,有时间观念,要让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样才会有效率。

“拖延”与“高效”,常态中决定了一位教师和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

作者:于爱景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