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教 > 教育时评
教育时评

推动职业教育成为人才成长的“第二通道”

 “职教高考”并不是单纯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其深远意义在于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 ...

11-23 14:41工人日报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石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家长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朱永新多年来关注家庭教育话题,为青少年的健康 ...

11-23 14: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评价,让学生生长得更好

 “在边老师的课堂上,在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四基’得到夯实,‘四能’得到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 ...

11-22 15:3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双减”后如何当父母 家庭教育问题不能甩锅给手机

  “以前每天回家辅导一下作业、周末上几个课外班,带孩子虽然很忙很累,但是时间过得很快,现在,仅剩的 ...

11-22 13:39中国青年报

落实“双减”,家校要画“同心圆”

自今年新学期开始实施的“双减”,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何走深、走细、更加贴近校情民意,使之制度化、常态化 ...

11-15 11:0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综合施策 “减”出效益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不仅要把数量减下来,而且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 ...

11-08 15:0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落实“减负”,教师应做“多面手”

“双减”之下,面对教育减负内、外形势的变革和挑战,教师必须切实转变原有的育人观念和思路,把握好“双减 ...

11-01 11: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论教 | 建设高质量教育 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

10-29 18:16山东教育新闻网

落实“双减”需要综合施策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相关力量“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 ...

10-29 08:3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教师减负必须与学生减负同向而行

相对于学生过重负担而言,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教师的工 ...

10-22 09:42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