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滨州 > 正文
滨州市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侵蚀校园
发布时间:2019-02-19 10:01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日前,滨州市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排查,认真整改,消除隐患,推进了整改长效机制的建立,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侵蚀校园。

一是以周密部署强化红线意识。2018年10月、12月和今年春节前,滨州市3次召开县市区教育部门、市直学校负责同志专题会议和市教育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上级通知、会议精神和省、市领导批示要求,部署安排治理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先后制发了《关于开展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寒假期间商业广告进校园整治活动及校园安全相关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用上级决策部署统一全体干部和教职工思想,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本着“肯定存在、还没发现”的态度去反思查摆问题,以“不漏一校、不漏一人、不漏一点”的标准去精细排查、精准整改,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幼儿园,切实保障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以督导监管压实各级责任。滨州市教育局建立了包县市区和学校督查责任机制,成立了9个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督查组,定期深入一线督导检查,面对面指导解决问题。针对治理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工作,组建了专项排查整改工作微信群,由各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保证上级指示精神第一时间传达贯彻,相关工作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建立治理工作调度制度,定期调度排查整改工作,通报整改情况。各县(市、区)落实各级责任主体和班主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实行排查整改责任无缝链接。

三是以全面排查落实整改要求。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把各类“进校园”活动入口关,建立完善审批制度,实行备案管理,对活动内容、具体方案、举办单位和参加人员等进行严格把关。凡未经批准的活动,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或组织中小学生、在园幼儿参加。各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组织力量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常态化检查,重点排查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商业广告活动,利用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各类“进校园”活动有无夹带商业广告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四是以专题调研抓实下一步工作。2月15日,滨州市副市长潘青到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实地调研、督导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工作,并主持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要求滨州市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精细化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排查整治的重点内容、重点区域,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成长。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措施、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推进了专项整改长效机制的确立。一是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全市教育部门、学校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法制意识,保持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责任意识,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坚决抵制一切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引导形成关心爱护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校园日常监管。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严格落实日常监管制度,实行排查整改常态化,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校长、教师法治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杜绝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三是营造外部良好育人环境。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加强执法监管,杜绝企业发布不利于中小学生和幼儿身心健康的商业广告,对违规在校园进行商业宣传活动,给学校、教师、学生摊派购买、销售任务,给学校、教师、学生分发带有商业广告的物品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学校一方净土。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新学期开学前后,市教育局采取明查暗访、现场提问等方式,对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将治理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列入平时督导、蹲点调研、工作考评的重点内容,实现检查督导常态化。


编辑:张熙

相关阅读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区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7月7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中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全区第一届科创节在这里举行。

08-04 09:3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