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夏津县教育和体育局立足县域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把艺体素养教育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补短板工程,实施了“七修‘6+1’”艺体培育工程,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夏津方案。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夏津县坚持顶层设计,强调“一校一品”,规划设计了“七修‘6+1’”艺体素养架构和路线图,“6”即音乐、体育、美术、经典诗文(传统文化)、普通话、规范字(书法),也称谓“新六艺”;“1”即礼。扎实开展一生一艺体特长培育计划,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特长;广泛开展“学礼、明礼,争做新时代文明好少年”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礼仪常规、践文明之行、唱礼仪之歌。县教体局将“七修‘6+1’”艺体素养培育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每年进行总结与表彰。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学校给予通报和帮扶。目前,校长抓、教师推、学生做、师生共学共践的氛围已初步形成。
多元发掘,统筹配置。农村中小学艺体教育存在师资不足、能力不够、年龄老化、人才匮乏的难点。对此,一方面我们大力充实和提升乡村教师力量。近3年,全县招聘音体美教师80余人,占新聘教师总数的20%。同时,全面加强艺体教师培训,2019年争取到省教育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之艺体教师培训县项目”,历时六个月,集聚全省艺体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利用节假日为全县系统培训艺体教师300多名。以县艺体学科教研中心和艺体学科校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夏津县艺体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另外,采取聘请农村艺人、征集艺体志愿者、争取大学生实习支教生、教师交流和走教等方式解决艺体教师短缺问题,乡村艺体素养教育的师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优化评价,创新模式。创新教育方式,推广艺体专任教师区域“走教+走班”“艺体志愿者支教”等方式,提高艺体课的专业水平,使乡村艺体课质量不断提高。将艺体教学过程及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艺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
编辑:白天
在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浪潮中,夏津县教体局以创新的“三体1+N”育人体系和省级、国家级试点项目、基地的落地, ...
近日,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德州市乐陵市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进入高峰期,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乐陵籍学生邢胜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