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教育水平,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到优质的学校,是优质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是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东营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从2015年就开始在东营区第一中学进行试点,效果不错,实现了区域教育‘1+1>2‘的整体优势。”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张玉洁说,“集体化办学将城乡学校融为一体发展,形成了‘一体两翼’格局。”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去年,东营区制定《关于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组建了10个“紧密型”和5个“协作型”义务教育集团,将全区33所中小学纳入集团化办学,实现了农村学校全覆盖、油地教育全面融合,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了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实现东营区一中总校和史口分校管理互动,集团制定了访学教师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培养计划。”东营区一中教育集团工作人员说,通过师带徒、业务素质达标等方式,不仅快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养,还实现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中,东营区积极探索实施“4251”模式,即坚持分类推进、开放协同、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四个基本原则,“紧密型“协作型”两种组建模式,办学理念、教学管理、优质师资、课程资源、场地资源五个共建共享,坚持将一个教育集团作为整体,开展集团互助式教学视导活动。
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命题是什么?教师、课程、管理是三大要素。东营区一中教育集团将总校的课前10分钟才艺展示、“竞和”文化艺术节、远足之旅、“九龙翻身”等社团活动及特色课程建设,改造、延伸、分校,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有品质的成长。在总校的带动下,分校将艺术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自主开发了《九龙翻身》《奕趣象棋》等校本教材,开设了书法、国画、剪纸等特色课程。自集团化办学以来,总校和分校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总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学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知识竞赛活动单位组织一等奖等荣誉,分校先后荣获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学校、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会员单位、东营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等荣誉。
东营区一中教育集团是东营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升城乡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个典型,而胜利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则是东营区地方学校和油田学校融合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资源共享、学生共育是我们集团办学的目的,实现了集团内学校全方位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均衡发展。”胜利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工作人员说,集团成立后,他们研究制定了集团章程,成立了集团理事会,完善了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方面的制度。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资源契合度,集团采用点对点交流、结构补缺、跨校执教等方式,建立积极有效的集团内教师交流模式,充分输出总校优质品牌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优质师资,促进教师融合。同时,加快集团学科名师建设,发挥“领航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以学科建设、课程开发为纽带组建集团专项研修团队,建立集团教学研训一体体化制度,深挖培育分校师资队伍的“自我造血”功能。同时,该教育集团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了场地、课程、师资、活动等教育资源共享,探索跨校课程开发、课程共享和课程配送,更好地实现教育科研资源的优势互补、高效融合。
据介绍,接下来,东营区正着力以更大的担当、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举措,推动集团办学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师培育、学校管理上的协同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作者:高艺飞
编辑:白天
20余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教育部门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系统推进生活化思政大课堂品牌建设,通过搭建“生活思政”一体化生态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