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东营 > 正文
东营市河口区:课后延时服务“扩容提质”
发布时间:2022-02-06 16:4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刘振良 A+A-
-分享-

“同学们,首先,我们手心轻握面团,两手揉搓,将面团捏成一个椭圆形……”在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小学,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省级非遗传承人杨梅正在向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们教授面塑的制作工艺。这是东营市河口区落实“双减”政策、课后延时服务“扩容提质”以来出现的新现象。

“以前,孩子放学早,我们下班晚。现在,时间一致起来了,孩子还能培养点兴趣,真挺好!”学生家长薛女士说。

孩子压力大、课程多、课外活动单一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家长,让孩子在脚踏实地学习功课的同时拓宽眼界、培养兴趣是广大家长的期待。河口区教育局将开展高质量课后延时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实事之一,推动“双减”落地落实,减轻学生家长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河口区教育局联合发改、财政和人社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支持各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在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体育教练、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分年级、分层次开设课后服务课程。

“不同学校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除国画、乐器、足球、篮球等常规课程外,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国际象棋、烘焙、少儿编程等课程,还有的开设了泥塑、面塑、剪纸等非遗课程。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尽可能拓宽可选择面,让每名学生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河口区教育局总督学刘伟说,“在特色课程的选择上,我们遵循自愿的原则。对学有困难和没有选择特色课程的学生,学校会安排教师进行帮扶。”

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展帮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学习空间,河口区的这一做法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目前,全区2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4%。(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刘振良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深耕廿载育桃李 “生活思政”润心田

20余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教育部门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系统推进生活化思政大课堂品牌建设,通过搭建“生活思政”一体化生态场 ...

08-07 11:1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