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统战格局 为财商教育特色开放式高水平财经类大学建设 凝心聚力
山东工商学院党委书记 白光昭
2020年12月,党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对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工商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条例》精神,谋划推动统战工作,着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高校统战工作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和学校特色建设的独特优势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财商教育特色开放式高水平财经类大学献计出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条例》明确了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指出“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体现了党中央与时俱进加强改进统战工作的智慧。在如今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形势下,高校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对象也在进一步扩大,这一方面要求统战部门担当作为,延伸统战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要求高校其他部门树立大统战理念配合做好统战工作,形成以党委为核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拓展工作范围的广度,实现统一战线最大覆盖。促进与海内外校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侨等的密切联系,将上述群体纳入高校统一战线的工作视野,广泛团结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多方共赢。如将校友会建设与统战工作结合起来,建立校友统战数据库,发挥代表性校友的统战价值和作用,把他们吸纳到统战工作中来,以点带面发挥磁场效应,形成万千校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团结共进的良好局面。利用校友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层级结构布局统战工作,延伸统战工作的触角,健全基层统战工作毛细血管,最大限度扩大覆盖面。
探索构建多方面参与、多层次负责的大统战格局。树立大统战意识,充分发掘统一战线各方资源。学校党委既是统战工作的领导者,也是统一战线工作者,要在巩固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完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和落实督办机制,整合学校各部门统战资源,增强其统战意识,明确统战职责,搞好协调配合,使学校统战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作用;利用好统战团体的力量,协助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和内容,进一步增强团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接校外社会组织力量,通过提供参政议政平台、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等方式,将更多社会力量转化为统战工作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科研合作、校友会理事会合作等工作,建立高校的海内外大统战平台,充分调动海内外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统一战线最强合力,发挥统一战线最优效能。
二、发挥统战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的历史节点,统一战线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必将发挥出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高校统一战线要不断发挥在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水平中的独特优势作用,在调动积极因素,化解、转化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方面力量中发挥作用。要紧跟中共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抓住根本,凝聚力量。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心”凝聚起来。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突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提升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在海外校友和归国留学人员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广泛团结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二是注重联络培养,把“人”组织起来。与党外人士定期开展联谊交友,谈心谈话活动,积极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校各类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定期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建立校友之窗等平台来协调众多海外校友,为他们关心母校和国家发展提供畅通的渠道。抓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和发现储备,加大对素质过硬的党外干部的实践锻炼和岗位历练,着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三是坚持服务大局,把“力”集合起来。探索“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专题调研机制,鼓励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立足教学科研阵地勇挑重担、建功立业,为助力学校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编辑: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