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战“疫”生动教材 青岛理工大学“云端思政大课”开讲
发布时间:2020-03-10 10: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曹玉洁 A+A-
-分享-

“疫情是一次大考,更是一堂人生大课,引发了每个人的思考和感悟。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3月1日,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华章琳教授在“云端”开讲,为师生讲授《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勇气与信仰》一课。

“谁是疫情防控中最勇敢的人?我们终将取得战‘疫’胜利的信心和勇气源自哪里?勇敢的我们将往何处去?”华章琳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援引疫情防控期间大量生动鲜活的战“疫”案例和人物故事,全方位、多角度为师生阐释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的中国力量,引导大家树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胜信心,为师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提供了思想力量和价值指向。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校充分发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育人元素和生动素材,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倾力打造具备深刻思想内涵、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思政大课”,讲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师生凝聚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

谋篇布局,落子有声。当前,青岛理工大学正在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努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云端”上的这堂思政课在师生中引起了广泛共鸣。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龙在录制《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片花时,将其中的三句话改成了“掌握热功转换基本原理,弘扬正能量,开启工程热力美学发现之旅”。刘龙说:“工程热力学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涉及很多热量变成功量的循环。以朗肯循环为例,锅炉内部的水受热蒸发,才能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然后推动汽轮机做功;水受热蒸发是一个蓄能的过程,而推动汽轮机做功是一个做功的过程。”他又说:“每个人都应该充满正能量,并把这些正能量转换为前进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多做有用功,而少做无用功。面对疫情,如果每个人都多做一点有用功,形成合力,那么必将战胜疫情,取得胜利。”

商学院辅导员薛诚表示,“云端”上的思政课让他深有感触、倍受鼓舞。“思政课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深刻的人文思辨,我从中获得了勇气与信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与同事们一起,以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教育引导学生齐心协力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我会用不同方式告诉我的学生们: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必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我们有着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师生一心联防联控,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定会取得最终的、完全的胜利。”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学生陈晓晨表示:“疫情让我对‘勇敢’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没有人生而无畏,只是有人选择了勇敢。奔波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和坚守在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在疫情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勇敢前进,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挺起了坚强的中国脊梁。他们的壮举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具有超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刘本宽深有感触地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对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堂人生教育大课。在国家危难之际,一个个‘逆行者’、一个个平凡人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他们就像一束光、一盏灯,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出无望、恐惧、迷茫和偏见。一位哲人说:‘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者:曹玉洁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