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实施“1236攀登计划” 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9-04-19 09:14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网站 A+A-
-分享-

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实施“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攀登新高峰行动计划”,坚持教师课堂主导、课后活动引导、个体咨询指导相结合,构建起了生涯课程、指导活动和个体咨询“三位一体”的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新体系。攀登计划具体包括一个生涯咨询与辅导工作平台、两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三类就业分类指导活动、六个就业工作目标。

建设一个生涯咨询与辅导工作平台

一是改善基础条件。建设了6间生涯团体辅导室、8间生涯个体咨询室、4间模拟面试室、1间职业测评室等专用场地,共约700平方米。

二是搭建专业化、专家化师资团队。加强师资培训,先后培训了30 余位高级职业指导师、60余位职业规划师、60位生涯团体辅导师、60位全球职业规划师,部分师资取得了全球生涯教练、专业生涯咨询师资格;选聘了10余位校外生涯咨询师,构建了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生涯个体咨询师资团队。

三是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活动。开展职业测评、生涯团体辅导、生涯个体咨询、模拟面试等。依托“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为学生提供在线自助式职业测评与职业生涯规划,使用达2万余人次;组织申报和设立50余个生涯团体辅导项目,辅导学生3100余人次;先后选聘两批近40人的生涯个体咨询师资团队,累计接待学生咨询近600人次。

完善两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一是组建团队,研发课程。每年组建课程研发小组,设计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学生手册、教师手册、配套课件等,校级重点立项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获2016年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齐鲁工业大学就业指导特色教材建设研究》获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立项。

二是规范教学,提升质量。先后调研和下发20多个就业指导函件,每年选聘60余位老师,完成1万余人次的授课任务。每年在长清、历城、菏泽等校区同步开展听课活动,举办学生座谈会,组织大一新生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问卷调查活动。2017 年成功申报山东省高校就业创业“双新成果”课题两项,申报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位。

开展三类就业分类指导活动

就业方面,开展以“名企进校园”“大学生职业发展论坛”“职场大咖分享会”“生涯启航”“海外就业分享会”等系列品牌活动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模拟面试大赛、就业创业主题辩论赛等品牌赛事为基础的分类指导活动;结合《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每年组织近100位校内外辅导老师,举办“简历门诊”活动,辅导学生3000余人次。升学方面,落实升学工作全员参与机制,举办“研途有你”系列活动,实现对学生专业选定、报考、备考、调剂、复试等全程指导和帮扶。

考公方面,充分运用媒体资源,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等公职类政策,举办就业典型事迹报告会、公考内训班等“公考之路”系列活动。每年组织“职面未来”“研途有你”等活动近400场,服务学生数万人次,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

实现就业工作六个目标

就业工作六个目标包括: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5%;初次就业率不低于76%;考研上线率不低于15%;优质就业率不低于35%;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每年举办各类就业指导服务活动不少于260场,参与学生不少于4.5万人次。近年来,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就业指导服务活动超500场,参与学生超过5万人次;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初次就业率、优质就业率、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率明显提升;初次就业率超过80%,考研上线率超过20%,优质就业率超过35%,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率超过92%。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