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承恩,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临床综合党总支部书记;山东省第六批批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
“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老医务工作者,武汉人民需要我们,党员就应该坚定果敢地站出来,帮助他们。”2月9日,由31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建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7重症病区。58岁的马承恩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同时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出征前,他在请战书中写道:“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辞!”
出征当天,马承恩带领队员集体宣誓:“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山大二院,不辱使命!”(摄影:饶经伦)
“患者不愿意离开我们”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第一批病人陆续进入病区,他们见到医生的第一句话都是“大夫,救救我!”由此直至3月29日医疗队所辖院区患者清零,马承恩他们在武汉奋战50多天,共收治重症患者94人,治愈出院73人。
“谢谢你们这么多天的照顾。”14床的95岁老奶奶是病区最后一名出院的患者,也是同济医院两个院区收治病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出院前,她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止不住地道谢。老人年事已高,患有老年痴呆、心脏病房颤等基础疾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又因为疫情得不到家人的周全照顾,入院时身体和营养方面都存在问题。“我在这里,你们照顾得太好了,我不想出院。”疫情期间,患者同医疗队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单单感谢信就收到了数十封。像亲情一样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是医疗队入驻病区以来一直悉心建立和维持的。
“在病房里我才放心”
在新冠肺炎防疫的战斗中,重症病房是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前线战场。马承恩从事重症医学近20年,救治过各种危重病人。2002年,作为业务骨干,马承恩参加了中国援助非洲的医疗队,担任援非医疗队队长,在塞舌尔工作两年。回国后受命创建重症医学科,并担任首位主任,一干就是16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马承恩所在的科室成功救治了省内第一批来自汶川的伤重者。此次面对疫情,他先后三次向院党委请战,并手写了请战书,他说:“经验丰富,专业对口,到病人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2月10日,医疗队到达武汉进驻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接管一个重症病房。动员会上,马承恩告诉全体队员:“现在疫情紧急,不容商量,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共产党员先跟我上!”晚上8点,马承恩带领第一班次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一晚上接收了两批共29名患者,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才回到驻地酒店,早上五六点又开始继续参与新的战斗。
在日常医疗救治工作中,马承恩常常亲力亲为,自己上呼吸机、连接管路,监测病人情况。连续六七个小时在病区里,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汗水浸衣透背,别人换班休息了,马承恩还要去会诊、参加同济医院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在病区外,他根据每天医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交接班人员进行危重病人治疗指导,叮嘱注意事项;每天半夜都要打电话询问危重病人的病情,指导处理,每晚工作直至深夜。尽管自己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8种基础性疾病,要吃11种药物,他仍坚持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由于长时间劳累,休息不好,马承恩身体严重透支,有一次在病区布置工作,结束的时候,他连着站了三次都没能站起来,一度感觉自己坚持不到最后,可能要永远留在武汉了。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总说:“我没事,在病房里我才放心。”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7重症病区医疗查房)
“我们每一位队员都是战士”
抗疫初期,防护用品非常紧缺,山东医疗队队员大多体型比较高大,医院提供的防护服型号不全,导致防护服包不住面部。”“同济医院已经尽最大努力了,有困难我们自己来克服。”马承恩叮嘱队员们:“我们是来支援的,不能给武汉人民添麻烦。”队员们因陋就简自己想办法解决难题,没有面屏和靴套,就用塑料袋代替;护目镜不合格,就用胶带一层层的粘;手套松了,就用捆盒饭的皮筋固定。一切只为全力保障及时进入隔离区,不耽误病人救治。
“我们是一支投入一线的战斗部队,我们的工作状态就是战士状态,每一位队员都是战士,战士就要有高度的纪律性。”为了提高医疗队的工作效率,马承恩在抵达武汉后迅速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流程,在每天早交班时,他总要根据前一日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讲解和指导。在他看来,如果工作没有章法,团队就没有效率,医疗救治任务就会受到影响。
在严格要求纪律之外,年轻队员们的安全也时刻挂在马承恩的心上。“队长的责任,就是要把队员一个不少地带回来!”为此,他指导建立了队员身体健康群,每天回到宾馆,他顾不上吃饭,第一件事就是对几个身体不适的队员逐个电话询问,症状好转没有?有没有新的不舒服?服药后有没有副作用?做好每个人的健康档案。有一次,一个护理组有3名护士同一天内发烧,并且都在38℃以上,当时他真是害怕。在那种环境下,发热就意味着被感染的可能性极大。马承恩天天提心吊胆,又紧张又心疼。庆幸的是,最终队员们一个不少、全部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3月31日,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返回济南。踏上家乡的土地后,马承恩在短暂休整之后又投入到了科室的工作当中去。回到正常工作中的马承恩时常会回想起那段在湖北战斗的时光,想起那些与病魔抗争的患者、那些共经生死的战友、那些温暖热心的群众,就好像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也经历了一次战胜病魔后的浴火重生,他常常和身边人说“经历过这一次,就什么困难都不怕了,只希望能够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更好的工作,帮助更多的人!”
作者:董军霞
编辑:迟佳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