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兰红波教授团队“微纳尺度3D打印”专利居全球首位
发布时间:2020-09-27 09:41 来源:青岛理工大学 A+A-
-分享-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徐宁发表的《微纳尺度3D打印专利技术分析》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2月,青岛理工大学在微纳尺度3D打印领域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美国3M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促进协会位列第四,标志着青岛理工大学在微纳尺度3D打印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成果方面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全球范围内微纳尺度3D打印申请人排名

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机

微纳尺度3D打印是增材制造和微纳制造的前沿技术,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列为2014年十大具有颠覆性的新兴技术。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红波教授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微纳3D打印研究的团队之一,经过8年的研究和攻关,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原创性的微纳增材制造新技术: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围绕该技术,已经从成形原理、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关键技术和装备、实验研究和工艺优化、工程应用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国际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398)、国内顶尖期刊《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6篇;授权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12项,申请国际PCT专利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项;获软件著作版权4项;美国、瑞典、新加坡等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次。近4年,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山东省泰山学者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研制了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机,实现了在透明电极、柔性透明导电膜、透明电加热、透明电磁屏蔽、可降解心血管支架、高性能组织支架、纸基电子、柔性电子、3D结构电子等多个工程领域和行业进行了工程应用示范。团队目前在微纳尺度3D打印的研究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团队微纳尺度3D打印研究成果

发表在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和授权美国发明专利

在2020年9月23-25日在西安举办的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兰红波教授将在我校展位D50上向国内外专家和同行推介团队近年重要的研究成果和产品。此外,兰红波教授在“增材制造与工艺装备及转型升级论坛”上做“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及其应用”的报告,汇报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发布原创性的“聚合物基功能梯度3D打印机”和“柔性混合电子3D打印机”最新研究成果。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