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合成代谢领域获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1-03-02 09:35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A+A-
-分享-

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可将微生物改造成高效细胞工厂生产医药、食品、精细化学品和农业菌剂等高附加值产品,其中对于微生物合成代谢网络理性设计与试错改造是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合成效率的前沿研究热点与难点。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功能资源与天然产物合成科研团队在合成代谢领域获得新突破,成果Rewiring the native methanol assimilation metabolism by incorporating the heterologous ribulose monophosphate cycle into Methylorubrum extorquens.发表在微生物学科经典Top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 (影响因子7.542,中科院1区)。

甲醇、甲烷等有机碳一化合物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能源,与传统糖基原料相比具有显著经济和环保效益。甲基营养菌(Methylorubrum extorquens)是有机碳一代谢的模式微生物,然而其中心代谢途径存在着高耗能、高耗还原力的“卡脖子”问题,制约其作为高效甲基细胞工厂的发展能力。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团队创新提出构建协同同化途径、双管齐下代谢有机碳一化合物的理性设计策略,通过利用基因组水平代谢通量分析、缺陷型突变菌复筛技术、途径设计与基因元件优化、转录物和代谢物定量组学分析等先进研究手段,成功重塑甲基工程菌的合成代谢网络,创建了异源核酮糖单磷酸循环和天然丝氨酸循环的高效协同同化途径,显著提高了甲醇利用效率和细胞生长速率。基于此,重塑基因工程菌能够大幅提高甲醇催化转化成生物基材料3-羟基丙酸(3-hydroxypropionic acid)的合成效率,并为甲烷等有机碳有效转化成生物医药品、精细化学品等高还原度、高价值产品研发等提供新思路。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袁肖杰、陈文静和马增新博士,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袁倩倩副研究员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清华大学生物化工系邢新会教授、张翀副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微生物系Lian He博士的精心指导,以及学校生命科学学院莫旭华副教授等师生共同帮助,团队负责人、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松教授是本论文通讯作者。研究课题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有机碳一原料利用的人工细胞构建(2018YFA0901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6149、22078169、32000003和21908239)和青岛市生物制造行业智库联合基金(QDSWZK202001)的连续共同资助,获得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沼气微生物高值转化利用国际合作基地、生科院农业分子科研仪器平台和校中心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