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4月22日上午,东方航天港海上商业发射新能力发布会在海阳市举行,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山东省工信厅军民结合推进处副处长谢海涛共同为鲁东大学牵头建设的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海阳设立的分中心揭牌。仪式由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彬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赵卫东,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强强及企业界嘉宾出席,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服务地方办公室)、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要负责同志陪同参加。
发布会系烟台市政府主办的东方航天港“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之一。活动期间,徐东升受邀参加在海阳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举行的东方航天港指挥大厅开工仪式。项目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主题活动过程中,徐东升与省市有关领导、推介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各有关方面对鲁东大学特别是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服务地方、助力海上发射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就下步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进行了磋商沟通。
徐东升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鲁东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锚定山东省“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聚焦烟台市三重工作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扎根烟台、服务烟台,健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学校供给侧与地方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鲁大力量。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发展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加快推进我校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及其分中心建设,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持续强化高水平应用型成果的供给力度、服务实效,将海阳分中心打造成东方航天港的产业园技术中心、数据存储与管理中心、卫星数据接收与应用技术中心、海上发射测试服务中心和海上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中心,为东方航天港在火箭集成发射、高端装备制造和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提供坚实的载体支撑,共同推进海阳市加快建成星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的城市,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更多鲁大智慧。
在海上商业发射新能力发布会上,鲁东大学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滕瑶教授以《东方航天港海上商业发射新能力建设》为题,作首场主题报告并接受相关媒体专访。
滕瑶简要回顾了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及首次海上商业应用发射的历程及意义,分析了海上发射火箭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挑战,介绍了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的总体设计及海上商业发射新能力的建设情况,概述了发展海上发射系统的重大意义及未来前景。他表示,海上发射火箭是航天陆地发射场能力的重要补充,是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具备机动性高、选点自由度高、安全性好等显著优势。海上发射的道路方兴未艾,需要海、陆、空各方协同共同努力。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将全面加强海阳分中心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强化海上发射支持系统的研发、布设,为搭建其他海上大系统提供重要的参考与验证,努力为我国航天事业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编辑:迟佳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