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教师团队科技助力黄河隧道顺利通车
发布时间:2021-11-02 08:32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刘珂珂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近日,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顺利建成通车,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刘俊岩教授和团队骨干教师刘燕副教授为穿黄隧道的重大关键节点和环节提供了技术咨询和科研攻关。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济泺路穿黄隧道,作为万里黄河上首条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是国内目前直径最大的公轨两用盾构隧道,隧道开挖直径达到15.76米,总投资66亿多。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大风险,15.76m超大直径隧道第一次下穿地上悬河,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济广高速高架桥,城市密集建筑区域开挖35m超深基坑、超大超重盾构机吊装、30m高支模等等重大风险源比比皆是。对重大风险源的把控,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刘俊岩教授带领的团队多年来坚持从重大工程中凝练研究方向,解决工程问题,为工程一线服务。团队依托山东省城市地下工程支护与风险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平台,与各参建方积极合作开展。刘俊岩教授利用其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经验,全过程参与工程咨询,主持重大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会数十次,为工程重大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的施工保驾护航。

同时,刘俊岩教授团队坚持科研为教学和社会服务,刘燕副教授带领研究生深入项目一线开展专业实践,服务社会的同时,指导研究生在重大工程实践中凝练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工程技术研发能力,将论文写在国家工程建设的大地上,先后培养研究生6名,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5项。

穿黄隧道的顺利通车,打通了黄河南北两岸交通大动脉,极大地促进沿线经济要素的流动,济泺路穿黄隧道的建成通车不仅是方便市民出行,也为起步区建设乃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讯员:刘珂珂)

作者:刘珂珂

编辑:冀春鑫

审核:孙悦琛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