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服务社会需求
发布时间:2021-11-03 09:00 来源:济南大学作者:刘珂珂 A+A-
-分享-

济南大学以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为契机,在新工科、新文科等专业领域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需求,推动专业优化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济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出台了《济南大学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等整体规划方案,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努力构建与“十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体系。2018年以来,学校新增标准化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10个本科专业,停招15个专业,在云计算等产业专业方向设置校企合作项目13个,28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省一流专业,9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专业(群),5个专业(群)入选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群项目。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在先进材料、精细化工、机械摩擦、信息技术、新能源等研究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与10余个地级市、40余个区县、6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为助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同时,济南大学全面融入“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推动建立高度集成、开放共享、跨学科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目前,学校获批济南市唯一省级大学科技园,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成立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与北京中科华数信息科技研究院合作成立了济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共建清洁能源研究院,与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济南大学互联网与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国标准化协会等共建济南大学标准化产业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力争建成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济南大学涌现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优秀典型。化学化工学院的郑庚修教授15年来一直致力于头孢类新药物及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开发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催化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教师团队”荣获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机械工程学院的王守仁教授的多项技术成果,在山东开泰集团公司进行了技术转移转化,自2008年以来,经产学研深度合作,使开泰年产值从200余万元达到2018年的23亿元。

作者:刘珂珂

编辑:冀春鑫

审核:白天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