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啦!“山农小麦”新品种交出靓丽“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2-06-16 09:23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A+A-
-分享-
       近日,山东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获期。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在各地表现优异,栽培管理技术也成效斐然,以实际行动交出了喜人“成绩单”。

图片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开展全省小麦高产竞赛实打测产活动,在滕州西岗镇杈子园村的高产攻关田上,山东农大农学院孔令让教授团队选育的“山农48”小麦新品种,经过实打测产,平均亩产高达857.44公斤。

据了解,去年11月,该品种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山东农大用抗小麦赤霉病新基因Fhb7育成的首个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综合抗病性好等特点,还富含叶黄素,能抗氧化、防衰老,对眼睛具有保健作用。看到自己心爱的小麦品种丰产,孔令让教授非常高兴,他对记者表示,受去年秋汛影响,全省小麦播期晚了10到15天,后期又有不良天气影响,但通过科技壮苗、春季镇压、滴灌追肥等多重科技手段,特别是得益于各类良种大面积推广这一重要因素,相信今年全省小麦有望创造晚播高产,再次迎来丰收年。

图片

炎炎烈日,骄阳似火。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下,来自河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的5名专家到肥城市安驾庄镇护驾院村种粮大户杜尊中种植的2000亩“山农糯麦1号”丰产田里,随机抽取3.36亩进行实打,现场称取鲜重为3507.0公斤,按国标种子13.0%含水量折算后平均亩产为790.6公斤,再创国内外特殊用途小麦品种高产纪录。

“山农糯麦1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田纪春教授选育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在产量提高和加工品质改善之后,选育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品种是今后小麦育种研究的重点。‘山农糯麦1号’,具有特殊的淀粉类型和含有较高的湿面筋、蛋白质含量,比起其它糯性作物来,鲜食、加工和添加配制的食品口感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田纪春说。

图片

       对“山农糯麦1号”测产后,专家组紧接着又到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种粮大户候杰种植的1500亩“山农116”小麦丰产田里,随机抽取3.37亩,现场称取鲜重为3766.4公斤,按国标种子13.0%含水量折算后平均亩产802.3公斤,创今年山东省强筋优质小麦品种高产纪录。
       据了解,“山农116”小麦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优质强筋,不仅在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拉伸面积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同时还具备了高产稳产、绿色多抗等优秀品质。国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专家、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表示,这两个小麦品种高产、抗逆性强,又各具特色,在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地区具备良好的推广前景,希望山东农大选育出更多的优质高产和特殊用途高产小麦新品种。

图片

       去年,山东农大承担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低产田小麦玉米周年增产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落地山东无棣县小泊头镇,今年现场实打测产中平均亩产为607.93公斤,比农民常规亩产高231.1公斤。项目负责人、山东农大农学院刘鹏教授介绍,项目组成员按照“克服障碍因子-协调土壤供给与作物需求-中低产田挖潜提质增效”的全产业一体化发展技术路线,通过优化土壤耕作、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盐碱地小麦专用肥、全幅匀播与合理密植等技术集成,探索出了滨海盐碱地小麦、玉米提质增效新技术、新模式,为资源集约、高效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蒋庆功研究员认为,山东农大近年来在小麦新品种选育中捷报频传,选出了一批有特色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在山东、全国得以大面积推广,为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编辑:迟佳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