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次聚焦山东农大科研团队:用青春守护中国粮!
发布时间:2022-07-09 22:34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7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在【奋斗者正青春】系列专题报道中,以《山东农大科研团队:用青春守护中国粮》为题,再次报道山东农业大学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的科研创新事迹。报道中介绍,该团队成员们用接续奋斗的青春攻克世界难题,找到小麦“癌症”克星的关键基因,培育出抗病新品种,守护中国碗里的中国粮。

今年夏收,山东农业大学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收到好消息,团队研发的第一个含抗赤霉病基因的小麦新品种在山东地区获得丰收。

瞄准国家需求,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经过多年的筛选研究,团队在小麦的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的第7E染色体末端初步定位到赤霉病抗源。但是末端仍有上千个基因,到底哪个才是抗病基因呢?国际上没有过先例。从初步定位到精细定位,团队用了8年时间。这期间,不断有年轻人加入,王宏伟就是其中之一。

团队对2.5万株小麦进行了分析,光是基因扩增实验就至少做了30万次。奋战一千多个日夜,他们终于把抗病基因的定位范围从1000多个基因缩小到了几十个。

从抗赤霉病基因初定位、精细定位到图位克隆、抗病基因功能机制解析等,团队成员接续奋斗、刻苦攻关、群策群力,最终找到小麦“癌症”克星——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并成功转移至栽培小麦品种。目前,团队创制的含抗赤霉病基因的小麦种质材料已提供给国内60多家育种单位使用,多个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已进入国家和多个省的区域试验。在抗赤霉病的基础上,能否同时抗多种病虫害,眼下,团队又开启了新的科研攻关。

编辑:周玉森

审核:李勇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