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榜样!今天,黄海学院师生这样缅怀雷锋
发布时间:2022-08-15 17:59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今年8月15日是雷锋同志牺牲6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青岛黄海学院举办“喜迎二十大,缅怀雷锋同志、传承红色基因”纪念活动。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在雷锋塑像前肃立默哀并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举起拳头,握紧的是责任,举起的是未来。在雷锋塑像前,全体人员举起右手、紧握拳头、庄严宣誓,要跟随榜样的步伐继续向前。“我志愿向雷锋同志学习,忠诚于党、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宣誓声铿锵有力,在雷锋纪念馆久久回荡。

  学生代表许霞宣读学习雷锋精神倡议书,她倡议同学们:“学习雷锋的榜样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学习雷锋的敬业精神,忠于职守。作为大学生,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学习雷锋的求真务实精神,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学习雷锋做人、做事的好品质,用爱传承雷锋精神、用心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用心投身到“服务校园、奉献社会”等活动中去,争当新时代楷模。”

  青岛黄海学院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宋庆泽在讲话中表示,在新时代,雷锋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纪念雷锋同志牺牲60周年纪念日子里,要进一步筑牢青少年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奏响“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的青春号角。他寄语大学生代表和少先队员们,一是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坚定擎旗者,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二是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模范践行者,要向上向善、砥砺前行。三是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积极传承者,要昂扬进取、久久为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活动现场,青岛黄海学院学生尚余旺说:“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很有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雷锋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

  纪念活动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雷锋纪念馆。

  青岛西海岸新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李储鹏、共青团西海岸新区委员会正科级干部崔岩、《雷锋》杂志社青岛工作站执行站长张世金、副校长孟广东等校内外领导出席活动,部分大学生代表和少先队员们参加活动。

  据介绍,青岛黄海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建成国内高校首家雷锋纪念馆。学校还与辽宁省抚顺市“雷锋讲坛”签订协议,设立了“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目前学院已建成雷锋纪念馆、雷锋塑像、雷锋讲坛和《雷锋》杂志工作站的“四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打造出极具特色的“雷锋精神系列主题课程”“校园雷锋十百千创建工程”“雷小锋种子工程志愿服务基地”等品牌活动,形成了学雷锋常态化教育机制。

  近年来,青岛黄海学院精准对标雷锋职业精神,构建“专业+职业”双核共融的协同培养模式,有效提升雷锋红色基因育人成效。2021年,学校又建成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集思想政治教育VR实践教学中心、VR交互式体验馆、红色3D环幕影院和中国精神文化展廊等功能于一体,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雷锋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就应该用‘雷锋精神’为青年学子培根铸魂,培养雷锋式好学生、雷锋式职业人。”青岛黄海学院董事长刘常青表示。多年来,学校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切入点,以培养“雷锋式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构建出“多方共建、四课联动、双核共融”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开创性打造出“雷锋精神进大学”的“黄海模式”。学校被确立为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等10余个社会教育基地,荣获全国学雷锋基地先进单位、教育部重点课题优秀成果学校、青岛市雷锋学校等荣誉20余项。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