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推进“三型融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2-10-13 09:0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孙军 A+A-
-分享-

  近日,《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成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支持鼓励省内高校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兴领域学科专业建设,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产业急需的各类科研人员、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青岛大学承担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持续为青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岛大学立足自身实际,对地方高校在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问题,进行了体系的研究与持续的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针对地方高校专业细分度高、学院协同性弱的结构性矛盾:以创新型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大类实验班建设为抓手,推进了跨专业交叉培养;以优势特色学科与博士点建设为引领,以专业布局优化与高水平平台开放共享为手段,实现了跨学院联动培养。针对地方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迟滞性效应:以双师型团队、协同育人项目、产业场景教材建设为支撑,推动课程内容螺旋式更新;以校内微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与现代产业学院为保障,实现创新人才的基地化培养。针对地方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路径缺失的实施性难题,通过竞赛实践赋能、项目递进驱动、名师团队引领,实现实践创新型、工程创新型和学术创新型信息技术创新人才的分类递进与三型融通培养。

  同时,为推进上述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机制与路径的研究实践,青岛大学项目组,自2010年以来:先后获国家级新工科项目、山东省重点教改项目等16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山东省一流课程2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国家级教材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材奖励5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以此为基础,近年来青岛大学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了量的快速飞跃和质的显著提升,2017年至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竞赛率从不足15%增长到70%,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6—2020年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青岛大学奖项数列全国第4位;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12项,2019年学生获ACM CIKM AnalytiCup世界冠军;获国家级与省级项目210项。

  丰富的研究成果与突出的实践成效受到多位权威专家的肯定,认为“青岛大学在信息技术创新人才中研究实践的做法创新性好、可复制性强,对地方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具有进一步的推广价值。”(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孙军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