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启动“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10-20 08:52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王帅、孔敏 A+A-
-分享-

  10月19日,青岛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第一课”开讲。该校校友、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袁仲雪结合自身实际,从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历史发展、“产学研”产业链介绍、战略规则、文化精神等四个方面,为卓越工程师学院学生开讲“开学第一课”,标志着青岛科技大学推出的“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新模式正式启动。

  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不深入等突出问题,青岛科技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该校围绕本校材料、化工等优势学科,推出贯通工程硕士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教科产”融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后能成为企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吕万翔告诉记者,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突出学科交叉,实施跨学科、跨单位、跨团队培养,强化交叉课程学习,课程改革由学校和合作企业联合实施;注重强化前沿知识与综合能力结合,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学院学习后,享受校企合作制定的特定人才培养方案学习条件,同时享受学校奖学金、企业助学金和科研奖励。

  据了解,“工程硕博士”采用贯通培养模式,分为4个阶段。本科阶段:在学校进行3年工科基础知识学习,并组织到合作企业见习实践;1年本硕过渡阶段:在大四上学期经过免试推荐完成选拔后,进行硕士阶段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在大四下学期达到毕业条件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后,获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工程硕士培养阶段:完成硕士阶段课程学习后,在企业、科研院所进行2年左右专业实践和工程技术研发,达到毕业条件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后,获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N年跟踪反馈阶段:校企合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及后续5—10年跟踪关注等工作,收集毕业生和企业对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调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为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工程硕博士”,该校将聘任企业、科研院所导师与学校导师组建导师团队,建立工程与学科兼备的师资库。在培养过程方面,学校强化过程评价,建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双方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分流。在结果评价方面,学校注重对工程管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学位论文成果可以是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成果。另外,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的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将为“工程硕博士”学生提供经费支持、设置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训场景、就业岗位等。(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王帅、孔敏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