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山东女子学院近几年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优质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就业稳中向好。学校紧紧围绕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加强校企合作,推行产教融合,实现“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即可就业”,帮助毕业生实现精准且高质量就业。
专业建设领跑校企合作 就业指导助解生涯规划
山东女子学院校长盛国军曾强调:“抓住了专业建设这个教学的牛鼻子,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根本。”山东女子学院作为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坚持立足和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学科建设,主动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积极培育、增加符合就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计划,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和倾斜,努力实现学用结合、学需相符,在人才培养上打通了一条校企合作之路,探索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专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截至目前,山东女子学院共建校企合作项目28个,分别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视觉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涉及10个学院,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21个专业,搭建17个实验室、205个实习就业双基地、3个校外服务合作平台,合作经费总额约1100万元。
加速校企融合,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有针对性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职业生涯全程化意识淡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等问题,让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开展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发掘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激发学生就业热情。学校与358家企业成立就业俱乐部,邀请企业专家、人力资源总监兼职职业生涯规划导师,新生入校即可加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明确的就业意向和职业规划。每年毕业季,校企双方开设“就业门诊”,为毕业生提供简历制作、心理疏导、面试技巧等就业辅导,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模式多元助解质量提升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近年来,学校制定并落实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妇女和儿童教育与服务等方面主动对接服务“十强”产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习就业双基地、实验室。实现“三个共享”“一个结合”,解决“三个问题”,即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共享、人才共享、技术共享,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顶岗实训有机结合,解决企业人才需求问题,解决学校设备不足问题,解决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企业指派专员参与学校专业教学,企业优秀技术人员进校授课,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进企交流,选拔优秀学生进企实训,校企互动,实现了产教的真正融合。
2019年工商管理学院现代高效农业品牌产业链价值提升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对接类),推动山东省农业品牌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助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学生毕业后主动投入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经济学院获批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金融工程(金融大数据方向)专业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性品牌专业,拥有山东省骨干学科重点实验教学中心———金融工程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室以及学科商科综合实训中心配套的数字经济、经济动态仿真、数据分析实验室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校外实习基地,旨在鼓励毕业生紧跟时代发展,塑造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多次承办省级女大学生综合类招聘会,搭建的女大学生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平台,已逐步打造成山东省女大学生就业招聘主战场,助力广大女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实习就业双基地”引领示范作用凸显,鲁南制药集团在我校招聘殷艺桐同学为公司人力专员,在该生的榜样示范下,先后有2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该企业的招聘。校企合作与学校招聘活动融合,多渠道、全方位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疫情防控期间,我校承办山东省师范类毕业生网上招聘会,吸引省内外约400家企业报名参与,提供各类招聘职位约1700个,校企合作已成为学校招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效发展凸显学校特色 目标鲜明助解精准就业
学校始终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特色鲜明,承担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计划项目和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建有山东省幼儿教师校内外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立体化一站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瞄准女性就业需求和特色,凸显自身优势,不搞“同质化”,不贪大求全,结合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强化特色、力求创新,定期走访企业,加强沟通联系,维护校企合作关系,着力推进专业与企业精准对接,追求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企业通过与学生长期交流,对学生性格、能力、特长等方面有着清晰认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就业岗位。学校与东方领航合作空乘专业,企业在学校配备专职辅导员,全程参与学生管理,严格按照空中乘务员日常操作要求培养学生,点点滴滴渗入,使学生入职后能快速进入角色。空中乘务专业2020届毕业生共98名,先后有25名学生通过企业面试,目前已上机工作,剩余学生大多投入机场服务或高铁乘务等相关领域,实现学生精准就业。
学校附属幼儿园通过济南市一类幼儿园验收,与济南市高新区社会服务局签署济南德润天玺小区配套幼儿园托管协议,仅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正式开园,成为在高新区成功开办的第一所幼儿园分园,帮助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精准就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学校与博思美邦(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知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协议,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电子商务、乡村旅游规划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为对口专业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2020年,学校创新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构建学校、企业联动工作机制,探索“专业+创就业+产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新动能,服务山东产业发展。
山东女子学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妇女儿童发展需要,强化女性综合素质教育,先后培养毕业生7万余人,组织妇女干部、幼儿骨干教师和职业资格培训20余万人次。毕业生以其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为加快建设应用型地方特色名校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任晓剑,山东女子学院就业处处长;曲常军,山东女子学院就业处副处长;李兵,山东女子学院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作者:任晓剑 曲常军 李兵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