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进行时丨济南大学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创新催生发展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0-09-25 14:55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2020年9月刊作者:特约通讯员 丛晓峰 刘怀柱 A+A-
-分享-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20年4月,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召开,吹响了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冲锋号。如何抓住机遇,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实现“转轨加速”?济南大学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以深化改革催生发展新活力,下好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攻坚行动“先手棋”,全力以赴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力争蹚出一条学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注重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学校综合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要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解决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徐景颜在学校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会议上强调。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彰显了学校以深化综合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济南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精神,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学校党委及时调整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人员组成,成立党委深化改革办公室,明确深化改革办公室职责。深化改革办公室及时跟踪、研究国内外和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政策与走向,调研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事项,为学校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开展政策调研和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确保学校综合改革的正确方向,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在济南大学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济南大学校长张士强强调,“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激发办学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化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关键处,在济南大学师生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济南大学根据中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部署和省委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结合山东省本科高校分类考核实施方案精神,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制定了《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行学院分类管理,按类别核定目标任务、按任务配给办学资源,逐步建立分类定位发展、权责划分清晰、校院两级核算、考核标准完善、奖惩体系健全的校院两级运行机制,激发学院活力和办学自主性。学校还及时出台《后勤管理与基建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社会服务收入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改革文件,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构筑学科建设高峰

  “高质量发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优势和特色;学科门类不在大而全,关键是实力和创新。”在济南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济南大学强化发展特色,结合山东省经济和产业发展,聚焦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打造具有特殊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学科。学校坚持追踪学科前沿,支撑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升位”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巩固传统骨干学科竞争优势,实行“错位”发展;以关键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牵引,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占位”发展。

  济南大学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凝练学科方向,在新材料、绿色化工、人工智能、大数据、5G建设等方面全力推进“高峰”学科和高水平学科建设。2020年获批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16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材料科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

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对接市场需求

  “在创新实验班,不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能对所学专业所处的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创新的方向。”济南大学——深圳港创创新实验班学员张翔在毕业座谈会上谈道。

  2017年4月,济南大学与深圳港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济南大学——深圳港创创新实验班”,开启了创新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篇章。

  济南大学坚持主动对接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十强”产业需求,因“院”制宜,发挥专业特色,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新机制、新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方式,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深入推进校企共建专业,提升校企共建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产教结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校制定了《济南大学校企共建本科教育实施指导意见》。2017年12月,学校获批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入选首批山东省高校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2020年8月,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定,学校获批设立首批山东高校就业创业研究院。目前,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项目有10余个,企业参与专业共建项目已达13个,有效推动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多元合作、深度融合,将产教融合工作落在实处。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破除“五唯”顽疾

  济南大学按照《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优化和修订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办法,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制定了《济南大学标志性科技业绩奖励办法》和《济南大学人文社科标志性科研业绩奖励办法》,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坚决杜绝简单以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为考核内容,重点考查教师的实际水平、发展潜力和岗位匹配度,将社会服务业绩作为与教学业绩、科研业绩并列的三类申报条件之一,激励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促进教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是激发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举措。”张士强说。

加强社会服务,构建服务地方校院联动体系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济南大学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融入“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着力拓展开放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学校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与济南市市中区实施人才“引育共享”,制定了《关于协同开展招才引智促进创新创业的意见(试行)》,实现了高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助推高校发展的共赢,进一步助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在地方经济社会、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有效集聚。

  学校先后与江苏省高邮市及省内淄博市周村区、临清市等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淄博周村区共建“济南大学周村技术转移中心”,与枣庄市台儿庄区共建“济南大学台儿庄技术转移中心”,与东阿县共建“济南大学东阿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梁山县共建“济南大学梁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潍坊寿光市、滨海开发区先后共建“济南大学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南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山东绿色建筑材料产业技术研究所”。2019年8月,济南大学科技园获批济南市唯一一个山东省省级大学科技园。由学校牵头的“生物诊疗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山东省表面装备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获批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立项建设,山东省机械构件减摩抗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建材工业综合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管道气力输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库。学校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文化旅游厅、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合作成立山东省全民健康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山东省文化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清洁能源研究院,开展全民健康地理信息服务、文化旅游整合提升与技能人才培养等特色合作。

推进思政工作一体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济南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校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十大工程的意见》,实施旗帜引领工程、理论强基工程、阵地巩固工程、示范马院工程、专业育人工程、文化浸润工程、实践体悟工程、师德铸魂工程、引路导航工程、廉洁清风工程,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把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济南大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建设。以“济南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化信仰领航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雷锋志愿服务精神,打造爱国主义主题团日活动。连续11年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开展济大繁星评选和考研榜样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营造了学在济大良好学风。建立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 “十佳辅导员”评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真正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

  日前,济南大学党委召开三届六次全委会扩大会议,确定了学校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办学理念,动员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中科学决策,在团结奋进中干事创业,切实将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学校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各项部署和工作任务上来,吹响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济南大学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迈进。

作者:特约通讯员 丛晓峰 刘怀柱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